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丘明
要系统地将国学教育中的“礼”教给孩子,光说教是不行的,还要有一些有效地方法。孩子当然不是天生就很有礼貌,教育培养他们的礼貌行为是天下所有父母的职责。但是很多家长却认为彬彬有礼这种事是没法教的,孩子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有些父母,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孩子变得彬彬有礼,但却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态度而使孩子不能快乐地接受。
首先,在要求上,要注意孩子的年龄体征。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也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几岁的小孩学会应对各个场合的礼节。所以我们要采取正确的合乎孩子年龄段的方法策略,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和学习。比如,对年幼的孩子,从会正确使用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开始。稍为年长一些的孩子,要教给他们正确称呼身边的长者,以及和他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在适当的年龄教给孩子相应礼节,并在童年时期一以贯之地坚持巩固,是教会孩子懂礼貌的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必然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们需要到一定的时间才能学会正确的行为举止。因此要接受、容忍与年龄有关的一些错误,并且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引导。这样,无论任何年龄的孩子都能学会彬彬有礼、举止得体,但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付出足够耐心和热忱。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父母以及其他长辈要注意起到榜样的作用,要知道孩子是最会模仿的,家长有礼貌孩子也会跟着学习,反之家长言行粗鲁孩子也会渐渐学会说脏话。
用有修养的态度教育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讲礼貌的时候本身却是不礼貌的,如强迫孩子跟别人打招呼、当众指责孩子的胆小。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会待客之道,甚至会把躲在房间里不出来的孩子,生拉硬扯地拽出来跟客人问好,其结果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实孩子很多时候不愿意与人打招呼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从小就很害羞;孩子认为客人是父母的客人,与自己没关系;或者他正在做作业,一时忘记了打招呼……这时候,切记一定要克制,不要在众人面前斥责孩子,否则就是家长本身没礼貌了!
父母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在孩子实在不愿意打招呼的时候,就暂时放弃。但是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有客人来了躲在屋子里不出来是不礼貌的,以后你一定要改正这个毛病。家长一定要清楚,如果在孩子坚决抗拒的情况下,父母仍然坚持,那孩子即使妥协了,听从父母的话和客人打招呼,其言行举止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而在孩子能够接受的情况下,亲切地对其进行教育,孩子就会比较容易地接受家长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礼貌举止才会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为了使孩子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在家中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你可以创设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环境。这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还能帮助孩子明白在各种场合的礼貌行为。并且,在游戏中还能加深家人之间的情感。
国学经典读物中有很多关于礼节、礼仪的内容,背诵这些,可以让孩子很好地了解国学思想。另外,许多儿童读物中也都渗透着一些为人处世的指导,可以作为教育的辅助方法。在观看孩子喜欢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时,也可以借机指出其中角色懂礼貌和表现良好礼节的场景,孩子会不知不觉进行模仿。
教育孩子懂礼貌是一项天天都应做的、日积月累的工作,父母每天都有正确引导孩子的时机。关键是怎么抓住这些时机,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独到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