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不要谈论宗教、政治、金钱和性。”众所周知,这些是很有攻击性也很敏感的话题,而且几乎每个人对这类话题都有属于自己的、很感性的、很个人的观点。本书却背道而驰,讨论的却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话题:金钱和宗教。
2006年夏天,我和妻子金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坐飞机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去参加一次佛教聚会。我和妻子是受妹妹埃米·清崎之邀,她则以她的法号丹增·卡雀参加此次聚会。
我和妻子金都不是佛教徒,我妹妹埃米以前也不是,至少在我们年幼时她还不是。清崎家的四个孩子从小都是作为基督徒养大的。但埃米在三十多岁的时候皈依了佛门,取法号丹增。如果你认识童年时的埃米,你绝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成为比丘尼。
至少我从没想到会这样。
我们的司机把轿车停在吉布森剧场门口。一路上都是和我们一样来参加聚会的人,绵延了好几英里。我所说的“人群”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嬉皮士、雅皮士、技术工人、城市地痞及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人。人群里还有各种种族和肤色的人。我们还看见很多怪异、很多保守的发型,还有光头,和我妹妹一样。大家的衣服也很有趣,有些看起来就像是从教会廉价商店买来的,还有些又像是从附近极为奢侈的罗迪欧大道买来的。
司机刚把车停在剧场门口的时候,我开始觉得很不好意思,感觉自己不合时宜。司机为我们打开车门,让我和金下车,车外满是拥挤的人群。
豪华轿车开走了,我和金被人潮淹没。我们完全不知该往哪走。我妹妹正在后台忙着,没时间来接我们,我们只知道有人会拿票给我们。这时,有一个欧洲修道院的修女,剃着光头,身着勃艮第长袍,过来迎接我们。她带我们绕过人群,走到一个侧门,此门专供重要人士出入。没过多久就有人带我们入席,坐在前排的中间,和一些好莱坞名流坐在一起。金的旁边便坐着好莱坞女明星。
观众们纷纷入座,剧场里的灯光淡了下来,观众也静了下来。当幕布拉起的时候,我惊觉竟是我妹妹走上幕前,介绍此次活动。此时我才知道她是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之一。
聚会快结束时,另外一位比丘尼把我和金接到后台。在那儿我才看到妹妹,她站在两条很大的舞台幕布中间,神采奕奕、满面笑容,并示意我们过去。我们兄妹上一次见面还是几个月以前。我们朝她走去,虽然还有一定距离,却已经感觉到她的热情和关爱。
我们是第四代美籍日本人,家中有四个孩子。我们的先辈在19世纪80年代来到夏威夷,在糖场和菠萝种植园里劳作。尽管我们是在两种文化背景下长大,又是美籍日裔的第四代,我却认为我们更像美国人而不是日本人。我们的父母会说日语,几个孩子中却没一个会说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