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厨房真的只容得下一个女人?(1)

婆婆,是家人不是外人 作者:黄越绥


有句谚语说:“女人要抓住男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有首歌的歌词也写  着:“走遍天涯海角,最思念的依然是母亲的菜!”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味蕾是其  中之一,虽然未必每个母亲都是烹饪高手,食材也非山珍海味,但却经年累月地喂  养着儿女们的胃口。因此,身为人妻的你,尽管婚后很想将娘家的美味或自创的口  味与夫家共享,比千万不可刻意或勉强改变大家早已习惯的饮食内容,免得演变成  和婆婆争风吃醋的局面。

还有,养生与健康固然重要,但别忘了,个人的体质与需要并非完全可以统一化。而且“死生有命”,记得我曾访问过多位人瑞,不分性别,他们对长寿的观  点几乎都大同小异,不外乎“吃得饱睡得好”、“清心寡欲”、“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规律正常,若问他们是不是有吃养生或维他命之类的补品,几乎一致摇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超过百岁的阿公,他长寿的秘诀居然是每天都喝一大碗米酒、嚼一包槟榔和抽一包香烟,也许他只是个特例,却也是存在的事实。

厨房山得讲究传统、伦理

个人的饮食习惯也是文化的养成、有历史轨迹可循的,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只要你婆婆还健在(不论是否同住),你丈夫一年半载没有吃到婆婆亲手做的菜肴,就会不自觉地思念起来,而这种恋母情结的投射,在母亲去世后会更明显,除非你做羹汤的本事已跟婆婆学得一模一样,否则他虽不会拒绝吃你提供的食物,但内心深处还是以能吃到母亲的味道为满足。这样的习性,同样可以任我的家庭中引证。

我的婆婆烧得一手好菜,其中有一道很下饭的“香菇肉酱”,是我夫家所有成员最喜欢的菜肴。

因为婆婆没有跟我们一起住,有时候她会专程送来亲手制作的香菇肉酱,满足她儿子的味蕾。于是我也依样画葫芦,试着做这道菜让丈夫及孩子们品尝监定一番。孩子的父亲是个很有修养的人,每次总会给予:“还不错”、“好吃”等正面回应,但动筷的次数却不多。

身为媳妇的我,也深爱婆婆烧的这道菜,因此我兴起了向婆婆学习的念头,这不仅仅是对美味的追求,更是家族饮食文化的传承。

于是我向婆婆正式拜师学艺,从肉品部位的选择、刀的用法、制作材料的配备、火候的控制到制作步骤等,都毫不含糊地一一加以记录,然后一面学习、一面试验,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婆婆讨教。

直到有一天,我端出这道菜,孩子的父亲吃了一口后问我说:“今天阿母来过?”我装作若无其事地向他摇摇头,内心却欣喜若狂:我成功了!

于是我把荣誉和感动的心情,不论人前人后全部归功于婆婆,当面向她老人家表达感激之意时,既腼腆又欣慰的表情全写在她的脸上。

由于每个家庭的饮食都不一样,所以初为人媳者不妨多向婆婆讨教、学习,毕竟她是最了解你丈夫的饮食习惯的人。当你兴致勃勃地力求创新之前,不妨无深入了解传统、接受传统的可贵之处,否则“攻堡”不成,反而失去“基地”,可就得不偿失了。

厨房是女人在婚姻中争一席之地的场所,从菜单的内容规划、食材的数量多寡、上菜时间的掌握以及预期的成果都是有策略的,因此发号施令的领导者只能有一位,否则则群龙无首或七嘴八舌,恐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若将婆媳之间的关系视为权力争夺战,但其实双方的“战力”并不对等,媳妇拥有长远的未来,但婆婆却有如夕阳,再灿烂也只剩下余晖,愿意把厨房及当家权让给婆婆的媳妇,是最有智慧也最懂得惜福的,因为,厨房可说是婆婆唯一尚能施展威力和保持信心的地方。随着年纪的增长,婆婆往后的岁月必须面对的是苍老、疾病及死亡的挑战,地比年轻的媳妇更需要看到希望;对媳妇而言,既定将来可收回的地盘,今日又何必吝于付出?所有的嫉妒、觉得受到威胁的不安,都是毋须存在的。

“家和可以万事兴”很重要的因素在围结,而围结的内涵中,包括了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乐于谦虚地担任眼、耳、手或脚的角色,把头的领导地位礼让出来。

婆婆是无价之宝

每位婆婆都有地活出大半辈子的生活撇步(秘及),媳妇只要用心挖掘就可以从婆婆身上挖到宝,这种生活的小智慧是无法从书本、职场或同侪中获得的,你要把婆婆捧成“宝”或眨成“草”,完全是一念之间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