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球加速,动态静心

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李欣频的变局创意学 作者:李欣频


前一章讲的是“极端的震幅”,这一章要谈的是“震频”,也就是变动的频率。

《The Maya Factor》的作者荷西?阿古力斯与卡利曼,在书中有个关于“时间在2012年前加速”的说法:地球的共振(Schumann Resonance)或称作“地球脉冲”,已从过去的每秒周,加速成每秒11周,表示现在的一天仅相当于以前的16个小时;到2011年更将加速到每20天就会完成过去一年的经验,预估到2012年会加速到每秒13周。再加上因智利强震造成地球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轴偏移,地球自转加快,每一天的时间就更短了。

相信大家一定感觉到了,怎么2009年比2008年忙,2010年一开始又比2009年更忙?几乎没有人不是处在焦头烂额、分身乏术、蜡烛多头烧的状态,而且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这是因为地球的心跳在加速,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每个人都变得更忙,加上突发状况更多,疲于奔命,于是整个社会环境都处在急躁的状态,如果节奏没跟着调整好,不是暴怒攻心、心律不齐(最近好多人心脏感觉不适,有的是旧疾复发,有的是去医院检查都找不出病因)、要不就是厌世无力,不仅健康出问题,连人际关系也因过高的压力而瞬间断裂。

我从2009年初到年尾,充分感觉到加速之快,工作接二连三地来,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原本下半年安排的出国旅行全部取消,挤进了年初没列入计划的两趟大陆旅游卫视主持、北大教课、电视通告、以及许多场临时性的演讲、评审、艺术表演与影展等等,再加上2009下半年在大陆一口气出版了五本书(之前原定以一年时间要出版的书,都因延迟全挤到了下半年一起出),我在这半年经历了此生最忙的时刻,一直嚷嚷等到2010年我就要休息一整年;结果2010年1月又进入我此生更忙的巔峰期,一个月内飞四个城市:北京书展、珠洲演讲、北大教课、广州宝洁专家座谈,每一趟都只能待1~4天就必须回台湾处理如麻的急事。我记得在2009年10月,匆忙间与李宗盛大哥短信联系了几回,他说他也正是此生最忙的时刻:纵贯线世界巡回演唱会──过去忙碌的人现在更忙了,所有的人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恨不得有最高效率的保养、养生、与睡眠,“慢食与慢活”成了天方夜谭。

《宝瓶同谋》提到:“Robert 说,在心灵的高海拔国度上,我们必须适应‘不确定’这种稀薄的空气,以及问题的巨大分量。问题越重大,答案就越不可能一成不变。由于认识到自己的不确定,我们便要敢于实验,实验使我们转变,我们可以自由地不知道答案,我们可以自由地改变立场,我们可以自由地没有立场,我们也学会重新架构问题。”我本来打算2010年闭关一整年,准备沉潜下来写长篇小说的可能性变得非常低。2010年1月期间体验不停地打包行李、到机场登机、下机、入住酒店、拆行李、摆好日常用品与衣物、准备第二天的讲稿、以及再打包隔天要带走的行李、迅速适应新床立即入睡,第二天讲完赶往机场登机、下机返台、拆行李、洗衣服……管理员以为我改行当空姐了──于是我当下改变心态与计划,放弃全年闭关的不切实际想法,改以切碎时间段的方式,在事情与事情的缝隙中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每天为自己的终极梦想做一点事,终有完成的一天。

例如,本书我原打算利用2009年12月~2010年1月这两个完整的月来完成的,实际情形是,我得充分利用琐碎的候机、机上、过年家人围炉的缝隙时间写出绝大部分的书稿,于是过去我在创意书上写的:“闭关期”完成大事,“半闭关期”完成中等规模的事,“外出期”完成琐碎小事,这样的经验在地球加速期的此刻已经不适用了,我必须练就“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彻底活在当下、运用当下”的真功夫底子,累了能瞬间在任何情况下补充睡眠:飞机、车上、各式各样的酒店、暂度空间的沙发上;心乱心悸时,能在任何情况下心静调息,把呼吸与外在环境的频率调成和谐一致。所谓的任何情况包括:打包行李、洗澡、睡前、醒时、行进、等电梯、等人、等车、等飞机、等行李、等锅汤滚时……利用琐碎的片刻觉知,深呼吸,让念头与心立即沉淀,化零为整地完成过去在静心房一天的打坐时间──过去近20年,在多变的广告圈翻滚的工作经验,以及5年前在印度奥修社区学的“动态静心”“工作静心”,此时就派上用场了。

记得2009年10月在日月潭外景主持旅游卫视,坐在涵碧楼古船舫上享用早餐,但旁边接连不断的游轮、游艇不定时地飆过,激起的浪总把小船上的杯盘晃得七零八落,不仅一点都不优雅,更狼狈的是还开始晕船了起来。那位掌桨的大哥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尤深:“只要把眼光放在远方不动的山顶上,就不会感到摇晃这么厉害”,的确,只要我把目光放在远处那不动的高点,眼前身体所感受到的混乱与晃动,就不再分散我的注意力、影响我的心绪。

此外,我经常想象自己是苏菲旋转舞者,身体在高速转动,但内在却能维持静定不动,不被外在高速物换星移的视线弄得晕头转向,转多久转多快都行,神情依然宁静喜悦……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在专业的苏菲舞课上练习,你会找到“动中不动”的智慧与方法。

晚上就寝时,有时会观想自己回到喜马拉雅山的独修洞窟里(可以参看《雪洞》书中描述),外在风雪尘世已在洞外与我无涉;有时也会观想自己像小王子,回到另一个飘浮的小星球上,回到纯净的太空光带中,望着自己星球上的奇特星空安眠。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尽可能地多睡、多晒太阳、多在月光星空下漫步,尽可能地从身不由己的时间巨轮中,光复片刻浩瀚的大宁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