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节:帮孩子更高效地学习的方法(2)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全书 作者:(美)维妮弗里德·斯特娜


我建议父母让孩子读读《普鲁塔克的生活》,这本书对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是有趣和富有启发性的。读中写的关于特修斯、罗姆鲁斯、西塞罗、阿基米德、庞培等的故事,都能让孩子从中学到很多。学习欧洲历史对孩子来说也会很有收获,如恺撒、英国女王博阿迪西亚、诺曼底公爵、威廉国王、理查德一世和十字军东征、圣女贞德、美洲大陆的发现、莎士比亚、克伦威尔的故事、维多利亚女王的故事等,都可以给孩子带来知识的享受。

让孩子爱上读书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家长要知道想让孩子读哪类书,还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按照家长的期待爱上读书。

“心罚”比毒打更可怕

我坚信,唇枪舌剑的责骂比鞭打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责骂往往不仅仅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易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在父母的责骂声中,孩子往往无所适从,变得胆怯,长大后出现逆反倾向。

但一些家长仍然信奉“棍棒政策”,认为如果他们不用棒子就会宠坏孩子。他们硬化了他们应该承担的精神责任,认为用棍棒才能让他们的孩子明白真正的道义。海伦?亨特?杰克逊在她的一本书中就讲述了一个长老会的牧师鞭打他 3岁孩子的事。书中那个可怜的孩子被活活打死,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不愿意背诵父亲口授的冗长的祈祷文。我想如果那个男孩活到成年,恐怕也不会热爱上帝,因为严酷的早期训练会让他觉得上帝这个万能的父亲是残酷的。我至今还没有见到过哪个孩子是被父母的棍棒打成才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也在大大减少。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所谓的“心罚”。

父母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则是在伤害孩子的心灵。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没有自尊心、羞耻感,这大错特错。其实两三岁的孩子已有了自尊心,只不过孩子的自尊心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作为父母,不应低估或忽视孩子的自尊心。

这里我想告诉父母容易造成孩子心灵伤害的 10种话语,这 10种话语父母一定要慎用。

★ 恶言,如“蠢家伙”“傻瓜”。

★ 轻蔑的语言,如“没用的家伙”“你简直是废物”。

★过分责备的语言,如“你又做错事,真是坏透了”“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呢”。

★压制的语言,如“闭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