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问 旅行的过程中,要如何才能激发自己的创意灵感?如何找寻旅行的意义?】
不带成见、不带惯性去旅行
旅行需要找意义吗?不需要吧。如果带着意义去旅行,结果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如你所想象的,一种是不符你想象的,那么这趟旅行就无聊了,少了惊奇。
旅行让人眼界开阔,对于许多眼前必须汲汲营营、牛角尖越钻越小的事情,也就能更容易包容与放下。旅行是强迫自己离开惯性的生活方式:换一个时间睡觉,换一种姿势起床,换一套口味的早餐,换一个语言聆听……只要你不带既定的成见或期望去旅行,即使在旅程中不做任何事,旧有的框架也会自然消融,如此才有新创意生成的空间。
在旅行中,让自己混血质变
每一次旅行,不要只像个观光客似地走马看花,而是要深入去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把自己当作“第一次投胎变成在地人”般地融入,去领悟某个广告词中所说的:“在地球的彼端,有人过着和你截然不同的生活。”每去一个新的国家,就是一次后天混血的过程,到最后就彻底成为灵魂自由进出各国的世界公民。
旅行是我最精准的人生里程碑,我的人生可以由此分成“尚未去威尼斯时期”“威尼斯之后——去西班牙之前时期”“去西班牙之后——去布拉格之前时期”“去布拉格之后——去希腊之前时期”“去希腊之后——去格陵兰之前时期”“去格陵兰之后——去印度之前时期”“去印度之后——去秘鲁之前时期”……每一次旅行,我的人生就会产生重大质变,连看世界、与人谈话、走路步调都不一样了。至于旅行的准备与收获,可以详看《14堂人生创意课》(第一集)第四堂:“如何栽培自己,从五项养成教育开始”。
如果生命只剩下半年,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电影《练习曲》经典的一句话是:“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做了。”同样的概念,我推荐大家可以看电影《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亿万富翁与蓝领技工同在癌症病房,面对人生的终点,发现彼此有“人生最后梦想”的交集,于是两人离开医院,展开一趟奢华刺激的环球之旅——这电影让我们可以虚拟设想一下,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半年,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我们能不能现在就放下一切,背起包去旅行?
【第39问 对于一个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的人而言,“回家”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