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智慧破除悲剧或闹剧(3)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Ⅲ 作者:李欣频


3.“要求者”的层次不够高:奥林(Orin)说过,当你依循内在讯息的建议做出改变,你的生涯会起飞,你的计划会成功,对于为你带来更高益处的一切,你会心想事成,你所要求的一切都会更快地实现,因为实现法则在越高的世界越明显,在较高的次元,你会立即经验你所想到的一切。

当你的视野越高、版图越大,你所能启动的吸引力就更无远弗届,更能呼风唤雨,也可以说,灵魂的境界越高,心想事成的能力与速度会更快。这时就有学生问我:那彩券岂不都给境界高的人拿走了?我说不会的,因为境界高的人反而没有欲望要赢彩券,他需要什么资源,只要起心动念,所要的就会准确而神速地到位,他对世俗名利的需求变低,不会有额外的欲望。

这时候,你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愿望,去深究你为何要许这个愿,为的是要满足什么?你现在无法满足这个部份吗?举例来说,有人希望换更大的房子,来放更多的东西,但其实他只需要把不再用的物品,捐出去或是拍卖掉,就会多出足够的空间。

举个简单的比喻:当你达到自我圆满的状态,就像是你爬到一棵树上,俯瞰四方版图,你会一眼看到资源在什么方位,但如果你在地面上,你根本看不到你要的东西可能就近在身后,这时候你站在原地一直抱怨、一直要也没有用,只有当你往高处走,视野全方位,视线没死角,你会看到立即满足愿望的各种可能性(有时连这愿望都不必要了),“心想事成”不是只要有信心就够了,智慧反而是关键。

4.把现状调整成与愿望一致的状态:如果你希望有伴侣,那么你可以认真思考,你真的已经准备好过两个人的生活吗?重新看一下你的生活、你的环境,有哪些部份并不适合两人生活的,是否需要做调整?书上常举的例子是:如果你老把车停在双人车位的中间,人老睡在双人床的中间,等于没有为未来伴侣留下住进来的空间。

5.你的要求句,是否限制了愿望完成的方式:

我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书中提到,我当时很想去迪拜帆船饭店,但如果我以“希望能多接几个案子进来,让我赶紧存到一笔去迪拜的钱”为愿望,那么就限制了资源进来的方式;我那时是以“人已经在迪拜帆船饭店”的喜悦,取代任何具体的口语许愿。结果是,在许愿的七天之后,有一家专门代理迪拜帆船饭店的旅行社,透过E-AMIL约请我写形象文案,于是,我就以这篇文案,换得了住在帆船饭店三天、在迪拜七天旅行的一切费用,比我慢慢接案存钱来得快。当时想如果能在帆船饭店住一晚就心满意足了,结果我住了足足三个晚上……因此,要把自己放在“愿望”已完成的状态,不要去想、去限制这愿望会怎么成真。

还有一个例子是,有个学生失恋,每天都在假想他变心的女友会回心转意,也动用了“秘密”的心法,想象她回来与他重新在一起的快乐,但他跟我抱怨怎么试了都没效。这也是一个“限制愿望完成方式”的例子,他不能把愿望加诸在某个人身上,因为这样就有“控制别人”,以及“限制更适合他的对象进来”的可能性,他应该要列举他希望的伴侣特质,然后开始观想她已存在,体会与她相处、生活在一起的那种快乐,但不要去限制“她”一定要是原来那一位,要创造而非争夺——结果他真的就以非常快的速度,一天之内遇到这样的女子,甚至比原来的那位相处起来更有默契、更开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