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间创造大价值。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是如何利用小时间创造大价值的。 李开复在其影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畅销书《做最好的自己》里有这样一篇文章:"我是如何实现既定目标的?"内容是这样的--
几年前,我决心扩大自己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并努力付诸实施。
首先,"多认识人"或"增加影响力"这样笼统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将它转换成具体的、可实施的目标,即"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过程中,请对方再给自己介绍一位有影响的人"。
随后,我又针对这个具体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即根据"每周与一人进餐、餐后再认识一人"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当然,在执行过程中,我不会满足于这些最基本的"指标"。扩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加顺利、更加成功,所以,我还会考察自己在"每周一餐"中获得了多少有用的信息,以及在我雇用的员工中有多少是从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
这样坚持执行了一年以后,我的确从上述评估标准中,看到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自己的工作也更容易开展了。
李开复利用"每周与一人进餐、餐后再认识一人"这么一顿饭左右的工夫,就让自己扩大了人际关系网,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也更容易开展了。
如果你希望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不一定非要每天24小时不休不眠,这样对身体健康也是一种伤害,你只需要每天晚走10分钟,或者每天挤出一个小时,或者每周抽出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聚精会神地全力以赴地做好这件事,就足以让你创出成果!
原理:分解的成功更容易实现。
为什么小时间能创造大价值呢?也许刚才李开复的故事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天晚走10分钟的意义,为了让我们更加重视小时间的大价值,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传说,古印度人有一个捕捉猴子的神秘妙法,这个妙法是这样操作的:在群猴经常出没的原始森林里,猎人会首先放置一张装有抽屉的桌子,并在抽屉里放上一个大桃子,然后将抽屉拉开到猴子的手能插进去而大桃子却拿不出来的程度,而猎人则远离桌子,躲在树后面,静静地安心守候。每次狩猎,猎人都可以看到这么一幅可笑的画面:猴子将手伸进抽屉里取大桃子,而大桃子却怎么也取不出来,但猴子又死活不肯放弃,于是,贪婪的猴子急得两眼冒着绿光,却又一筹莫展。这个古老的方法,帮助猎人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了很多聪明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