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气时,使用闭气心法可以带来大量的火气,用来锻炼我们的身体。但是,并非整个练气过程都需要采用这种强烈的火,必须斟酌修炼阶段的需要而调整“火候”。《乐育堂语录》说:“火候文武,只有意无意之分焉耳。”用心紧一些、吸气多一些,火气就大;用心松一些、吸气少一些,火气就小。大火称为“武火”,小火称为“文火”。闭气则像压力锅一样,热力不使外泄,迫使身体因缺氧、缺电而提高摄能功能,使得身体热量快速提升,可以称之为“猛火”。
练气的要诀是“先用武火猛烹急炼,后以文火徐温缓养”,练气必须依照修习的阶段而调整火力,用心过紧将导致上火,用心常忘则火冷,练气不进则退。
无知问:以前静坐先练一练丹田气,身体都是温热的,现在静坐会感觉全身清凉,全身一直很凉也不是很舒服,是不是因为我把“心”和“意”都给放掉了?
若水答:我们呼吸的后天之气含有电能及热能,如果静坐时忘了配点呼吸,就会发生“独坐静修气转枯”的现象,有些人长期静坐下来反而浑身是病,即因长期缺少后天之气中的能量补充。
静坐时的呼吸须采用黄元吉“微微外呼吸招摄”的方法,心息相依地将少许的“外呼吸”带入丹田。静坐时意识仍须分别工作,“意”要守窍,“心”要带呼吸,温养丹田火气不能太强,但也不能纯然没有火。经过不断的尝试,你就能拿捏最适合的火候。
西方科学家都期望透过大脑了解意识的奥秘,其实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意识的秘密不在大脑,心识才是大脑、身体的主宰。这个道理对于练气的人很容易印证,因为在“坐忘”的情况发生时,心识停止运作,大脑、身体便告消失不见,可见心识是大脑的主宰。
关于“心到火到”的道理,在此稍作进一步的解释:丹轮是一个漏斗状的能场漩涡,人体能量由此进出与天地的能量沟通,当丹轮运转时,其旋转中央必产生吸力摄入能量。前文提到,心识是一个可以游动的能量体,可以指挥身体的任何活动,心到之处,同时也将心的吸力移往该处,让该处产生吸力并发热。呼吸有摄氧、摄能两大作用,而丹轮的吸力将空气中的能量牵引进入身体内部,以增强气血、健壮体魄,正是呼吸“其气在下”产生摄能作用的道理所在。
丹轮功能衰弱时,就会产生吸能功能不足的状况。婴儿及青少年全身丹轮都还保有灵敏的吸能功能,但步入中年之后,功能便逐渐减弱,老来更趋近于封闭状态。
穴道封闭的情形,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严重。年轻人的穴道吸能作用佳,所以体能补充快,劳动、运动不但体力充沛,即使累了,稍事休息便可恢复体力。上了年纪的人,如果能够利用练气、守窍的方法让全身丹轮开窍活化,提高其摄能作用,使得气血旺盛且运转顺畅,就能保持较佳的体能。
丹田呼吸的原理,就是运用心识注意丹田,只要心识不离开丹田,心电的火力就会继续熏蒸丹田,这个动作名为“守窍”,进阶功夫也叫“温养”。丹田经过心电长期驻守,等于针对丹田不断充电,使得小腹细胞活化,能将封闭的穴道打开,让它重新恢复摄能功能。
根据热力学的原理,热的本质是粒子运动时所产生的能量,在一个物体当中,如果没有外界继续输入能量,粒子终究会逐渐停顿,不再产生热能。我们的丹田也一样,经由心电带领空气中的粒子源源不绝进入丹田,供给练气所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