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是十万人马,饭和水没那么快送到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抢饭吃,抢水喝,阵型乱了。
忽然间马蹄声起,号角震天,唐军在这个当口发起了冲锋。
不好!多年的战斗经验让窦建德恢复了清醒,列队,赶紧列队!
晚了,李世民亲率轻骑,已突入夏军核心,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唐军大队涌入,夏军大乱,阵势全无,李世民清楚,自己只有三千五百人,而对方有十万人,如果硬拼下去,久了就会撑不住,所以他率领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一伙极其生猛的将领,挥舞旗帜,猛插到夏军后方,竖起唐军大旗。
夏军正在惊慌,被打得不知颠倒,忽然见军阵里立起了唐军旗帜,都认为唐军已胜,这一下集体心理崩塌,全军大溃,可以说这一仗,是他们自己打败了自己。
打仗,绝不是比谁的兵多,而是比谁的兵凝聚力强,临危不乱,各司其责,能够整编制的进退。单个兵员的战斗力,是建立在凝聚力的基础上的。越是有铁的纪律,凝聚力越强,越是纪律稀松,凝聚力越差,将士再勇悍,也是匹夫之勇而已。
窦建德的人马虽然众多,但是他们都是投身军旅不久的农民,战斗经验低,喜欢起哄,日常训练及纪律性不如唐军,部队轻敌思想严重,一旦遭受打击,自信心极易崩溃。
反观唐军,从隋代开始,他们就一直在西北边境和突厥打仗,他们的核心都是职业军人,临危不乱,纪律严明,战斗经验丰富,这是他们取胜的根本。
李世民是可怕的,这一战,唐军三千五百人,杀夏军三千余人,俘虏五万余人,老实人窦建德被擒,夏国灭亡。
窦建德做梦也没想到,十余万夏军顷刻间土崩瓦解,自己都成了俘虏,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指挥作战上,远逊于李世民。
灭了窦建德这个庞然大物,李世民也相当得意,他揶揄窦建德道:“我打的是王世充,关你何事,你没事跑过来干吗?”
而窦建德的回答也令人啼笑皆非:“我和你距离太远,怕你抓我抓得辛苦,所以自己送上门来。”
这是何等无奈的回答,真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窦建德完蛋了,洛阳城内的王世充差点犯了心脏病。
完了,全完了,他问诸将,我想突围而出,奔襄阳,可以么?
人们都不回答。是啊,这样一个刻薄寡恩之人,何苦还继续为他卖命?爱怎样怎样吧。
武德四年五月,王世充献城投降,河南郑国灭亡。
降后,王世充的部下多被斩杀,他本人被送到长安,厚着脸皮对李渊说:“我的确该死,但你儿子李世民答应不杀我!”李渊气得没法,只好将他流放,临走前被仇人所杀。
王世充奸猾狡诈,虚伪残忍,伪善而沽名钓誉,拥兵自重三年,至此划上句号。
窦建德仁义宽厚,本无大错,但生性狭隘的李渊却无法容忍这个曾经的王者留在世上,武德四年七月,好人窦建德被斩于长安,年仅四十九岁,他的死给唐朝埋下了不安定因素。
武德四年六月,李世民凯旋回京,阵容极其繁盛,他本人身穿黄金甲,身后铁甲骑兵一万,披甲步兵三万,宛如天神降世,一路上鼓乐喧天,开入长安,长安士民夹道相迎,李渊亲自迎接,献俘太庙,极尽荣光。
十月,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由此可见,此时的李渊,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终于太平了,李世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不打仗了,他便开设学馆,日夜与一些饱学之士讨论经义,如果就此下去,他可能会变成一个精研经学的大家,可老天似乎还觉得没让他表现够,不久传来消息,窦建德部下刘黑闼,起兵反唐,攻克漳南,河北大震。
李渊杀降的后遗症终于发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