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对外部秩序的认知(2)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孩子有强烈的秩序感,这是一种本能。更令人惊讶的是,儿童的这种本能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不仅如此,儿童还会主动去热爱这种秩序并使用它。儿童会去注意秩序混乱的微小细节,而成人或者大一点的孩子就算从旁边路过也很难发现这些细节。我们观察幼儿园里的孩子,如果他们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一件物品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他们就会把这些物品放回原来的位置。比如说一块香皂不在原来的香皂盒里,而是放在旁边的小台子上;或者一张椅子摆放的位置偏斜了,一个2岁的儿童会立刻发现并主动过去整理好。每天放学前,孩子们都自觉自愿地把用过或者玩过的物品放回到指定的地方,似乎把东西摆放得乱七八糟总是会刺激孩子们的神经,将东西摆放整齐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乐趣。

可以说,秩序是令孩子兴奋的一种刺激。在孩子的思想里,将东西摆放到指定的地方就是秩序。他们总能注意到自己环境中的每件物品摆放的位置,当他们将这些物品所有的位置都记住时,秩序就产生了。他们能掌握自己环境中的一切细节,能够辨别方向,这样的秩序对于他们平静而快乐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成人多么羡慕孩子的这种环境啊,如果我们也能像孩子这样有敏锐的秩序感,那么我们闭着眼也能立刻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事实上,对成人来说,秩序并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也不会花太多心思在上面。而孩子不同,秩序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非常重要,就如同动物在大地上漫步,鱼儿在水中遨游,这是自然环境的规则。孩子需要在一个环境中获得有关的规则,并使自身心智得到发展,从而去了解这个万变的世界。

我们很容易从一些幼儿游戏中发现儿童对于秩序超乎寻常的热爱,他们从秩序中找到一种单纯的快乐,没有别的内在的逻辑性。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教授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与几个孩子一起做游戏,他将一件物品放在椅子下面,然后让孩子们到门外面站一会儿,并趁孩子不在的时候,把那件物品放到了对面一张椅子的坐垫下面。他希望一会儿孩子们回来在第一张椅子下面找不到那件物品时,会自然地想到对面的椅子下面去找。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孩子们进来之后立刻就到第一张椅子下面寻找,然后用很遗憾的口气对教授说:“找不到。”他们根本就没有到别的地方去找。皮亚杰教授又将刚才的实验做了一遍,这次他让孩子看到了他把物品转移到第二张椅子下面的过程。令人费解的是,孩子们还是按照先前的方式找了一遍,还是和他说同样的话:“找不到。”教授以为是自己设计的游戏太过幼稚,小孩子不屑于去寻找。教授只好从第二张椅子下面拿出那件物品,对孩子说:“你没有看到我把东西放在这里了吗?”孩子回答说:“我看到了。”然后又指着第一张椅子说:“可是它应该在这个位置的呀!”孩子的兴趣并不是找到东西,而是东西应该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在孩子看来,游戏就是在原来的位置上找到物品,如果物品不在原来的位置上,游戏还有什么意思呢?他认为皮亚杰教授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这样的游戏非常乏味。

我对皮亚杰教授这个实验的结果深有感触,因为我也曾亲身经历过。有一次,我看到一群2~3岁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他们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藏在一张铺着桌布的餐桌下面,其他的孩子走出房间,一会儿他们再次回到房间,掀开桌布,发现了藏在下面的孩子,大家高兴得大喊大叫。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这个游戏,他们按照秩序一个接一个地藏在桌子下面。每次找到桌子下面的人,孩子们都会开心得大叫。还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和一个很小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那个最小的孩子躲在了门口背后,大孩子们进来后假装没有发现他,到处找,以为这样做能让小孩子高兴。结果门口后面的小孩子立刻就大声叫了起来:“我在这里呀,你们怎么看不见我。”那语气似乎在抱怨大孩子们没有认真找到他。然后,这群孩子邀请我一块和他们玩游戏,让我藏起来,他们来找我。我同意了。于是,孩子们跑到门外,不看我躲藏在哪。我没有像其他的孩子那样藏在门口后面,而是躲到了柜子后的角落里。一会儿,孩子们进来时都跑到了门口后面去找我。我等了一会儿,孩子们没有再找了,我就从柜子后面出来了,结果孩子们非常失望地说:“你为什么不和我们玩呢?你怎么不藏起来呢?”似乎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潜规则藏在门口后面是破坏了他们既有的秩序。他们的快乐因此而中断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