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停用避孕药后半年内忌怀孕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作者:周忠蜀


 

专家认为,妇女最好在停服避孕药6个月后再怀孕。

口服避孕药为激素类避孕药,其作用比天然性激素强若干倍。如1号短效避孕药含炔雌醇与炔诺酮,而炔雌醇的生理效能是人体内产生的雌激素乙烯雌酚的10~20倍。炔诺酮的生理效能是人体内产生的孕激素黄体酮的4~8倍。如果停用避孕药后立刻怀孕,将会造成下一代的某些缺陷。

口服避孕药经肠道进入体内,在肝脏代谢、储存。体内残留的避孕药在停药后需经6个月才能完全排出体外。停药后的6个月内,尽管体内药物浓度已不能产生避孕作用,但对胎儿仍有不良影响。

目前认为,在停服避孕药后6个月内怀孕,有产生畸形儿的可能。应该在计划怀孕以前6个月停止服用避孕药,待体内存留的避孕药完全排出体外后再怀孕。此间可采取男用避孕套的方法过性生活。

早产、流产应半年后再孕

妇女早产及流产后,会打破机体器官的平衡,出现功能紊乱,子宫等器官一时不能恢复正常的状况,而人工流产的危害更甚。如果早产或流产后就怀孕,此时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尚不健全,既不便于妇女身体的恢复,特别是子宫的恢复,又对胎儿不利。

为了使子宫等各器官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应有的功能,为下一次妊娠提供良好的条件,早产及流产的妇女最好过半年后再怀孕。

忌取掉宫内节育器后立即怀孕

如果取掉宫内节育器后立即受孕,则不利于优生。

宫内节育器作为异物放在子宫内,会干扰受精卵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但是,无论放置时间长短,作为异物的宫内节育器都会或多或少对子宫内膜等组织产生一定的损害和影响。这对于胚胎的着床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利,会给新生儿造成缺陷。

故曾经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待取出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再受孕,以便给子宫内膜有一个恢复时间。一般认为,取出宫内节育器经过2~3次正常月经后再受孕较好。

忌剖宫产后马上再孕

有的妇女第一胎进行了剖宫产,很快又怀上了第二胎,这对孕妇身体健康和胎儿生长很不利。剖宫产按子宫口部位可以分为子宫体部剖宫产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无论哪种剖宫产,再孕时均易发生破裂,造成危险。

子宫体部剖宫产由于体部肌层较厚,缝合时不易对合,产后子宫复旧时子宫体部肌肉收缩明显,故体部切口愈合较差,再次妊娠分娩时,体部瘢痕位于主动收缩部分,故容易发生破裂。相比之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由于肌层较薄,缝合时对位好,产后子宫复旧时无明显收缩,故愈合较好,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的可能性也小。据统计资料表明,子宫体剖宫产再次妊娠后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是子宫下段剖宫产的4倍。但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妇女也需要经过一段恢复期才能再怀孕。

一般接受过剖宫产手术的妇女,如欲再次生育,最好过2年之后再怀孕,给子宫一个充分的愈合时期。尽管如此,在分娩时也还会有子宫破裂现象。所以,剖宫产后的妇女忌急于再怀孕。

忌避孕中怀孕

妇女口服避孕药避孕失败后所生的孩子和停止服药后短期内怀孕所生的孩子,其先天畸形发生率较一般情况高,即便不是畸形,其成熟度、体重、生长速度等各方面,都与正常情况下孕育的孩子有明显差别。所以,如果口服避孕药期间避孕失败而怀孕或在停用避孕药不足6个月时怀孕,都不要抱侥幸心理,要在医生指导下尽量采取相应措施。

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方法避孕,因宫内节育器选择不当或放置时间选择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宫内节育器自行脱落和在宫腔内的位置改变以致怀孕。放置宫内节育器受孕后的自然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胎儿发育异常的概率都比正常妊娠发生的机会大。

外用避孕药膜是一种具有强力杀灭精子的药物,使用其避孕方便可靠。但有时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错误,可能造成避孕失败。例如药膜未放入阴道深处以致溶解不全,或者放入药膜后,未能等到10分钟以上,药膜未完全溶化即性交,可使部分精子“漏网”。

考虑到药物对受精卵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凡是使用外用避孕药膜后怀孕的,应及早进行人工流产,不要继续妊娠。

如何推算预产期

确定怀孕后,即可自行尝试推算预产期作为参考的数据,以便及早做好准备措施,迎接新生儿的降临。

根据以往的统计,预产期是由最后1次月经的第1日算起,加上280天(40周)即是。事实上,正确的算法应该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开始着床算起,再加上266天。不过一般人都无法确定受精日,所以前者的计算法较为方便,但这280天还包括了尚未怀孕的日子,所以月经周期不正常的孕妇,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准确地推算出预产期。

如果分娩期和预产期稍有出入,也不必担心,因为预产期前2周或后2周内分娩,都属于正常分娩,而怀孕未满36周分娩才称为早产;42周后分娩,称为晚产或过期产。

由此可知,分娩有4周的弹性时间。不过,若记错最后一次月经的日期或月经迟来,则预产期往往有误,所以早产或晚产的说法并非绝对正确。

大龄女性生育的弊端

由于事业、经济等多种原因,有些女性考虑35岁,甚至40岁以后再生育,这种选择方法不太合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