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10: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拿书本上的知识练练手
实践出真知。动手实践是对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并产生促进强化作用的一种方式。孩子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会深化自己的知识,更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亲子现场】
案例1:
张洁的爸爸交给张洁一个任务:亲自实践一下,看一张纸到底可以对折几次?张洁的第一反应是无数次。爸爸说在理论上确实是无数次,但实际上是不会超过8次的,张洁不信,爸爸让她试试。
爸爸为张洁拿出了一张纸,她不断地对折,到了7次的时候就已经不能对折了。她认为爸爸给她的纸太小了,于是拿了张大点的纸对折。可还是最多对折到7次。
她还是不甘心,她觉得如果纸张薄点可能还可以多对折几次,没想到,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了最高超的折纸技巧,最终还是完成了8次,要想超过8次是不可能的。
张洁在这次动手实践中,懂得了原来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的亲自实践是有区别的。通过爸爸的引导,她喜欢上了动手实践,在动手的同时还锻炼了她的思维。
案例2:
妞妞是家里的独生女,妈妈将近40岁时才有了她,因此对她很疼爱,不仅生活中对她呵护备至,而且学习上的事情也经常为之代劳。小时候,妈妈一般都不让孩子自己思考,而是自己将孩子作业的答案写出来,然后再让孩子抄写到作业本上。她认为这是为孩子好。
这天,妞妞在学校里学习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老师要求学生每个人回家后,都要通过剪纸的方式来真正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回家后,妞妞兴冲冲地拿出纸和剪刀,要剪“轴对称”的“蝴蝶”图案和中心对称的“圆”图案。妈妈看见孩子拿着剪刀,怕伤到孩子自己,尽管孩子一直要求自己剪,可妈妈还是从孩子手中夺去了剪刀。妞妞觉得很无奈,妈妈根本就不给自己亲自动手的机会。
【专家剖析】
教育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它更需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亲身体验后的记忆更为强烈,感受也更深刻,所以实践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只有孩子亲身体验了,才会得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父母都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书本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孩子的被剥夺了童年的快乐,每天面对的都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而缺乏生动和灵活的实践活动。
喜欢动手、乐于实践是孩子的天性,不少父母喜欢孩子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不喜欢孩子动手实践,一是害怕他们受到伤害或是破坏家庭的整洁,更重要的是由于学校和社会一再强调孩子的分数,一直以来都是“重知识,轻动手操作”,使父母也产生了教育的认识误区。
教育家洛克强调,儿童学习中的两个习惯:热爱求知,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这也说明了让孩子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因此,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让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孩子通过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在验证书本知识的同时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就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孩子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父母的支持。孩子的成长,更多地始于父母放手。现在的孩子视野开阔,可塑性很强,父母应站在从旁协助的立场上,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让孩子自己动手去思考、尝试、寻求最后的答案。
孩子在自己动手时,身体、智力等各种素质都会得到足够发展,在活动中,孩子会产生对环境的控制感,会因为成功产生自信,并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参加实践,有助于启发孩子的思想,激活孩子的思维及创造力、想象力。孩子自己实践得来的经验,比通过父母和老师传授的更为直观,也更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