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键001 妈妈1%的改变,决定孩子99%的成长

谁说妈妈教不出男子汉 作者:成墨初


教子个案

妈妈给男孩多大舞台,男孩就能有多大成就。即使是普通的男孩,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而聪明可爱的男孩,也可能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正是来自妈妈那1%的改变。

龙龙上初二,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很完美的孩子:从小就懂事听话,不惹是生非,尤其是学习自觉、成绩优秀,令妈妈感到骄傲。他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从来不和同学玩,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从小开始,他的时间都被妈妈安排得满满的,妈妈教他认字、写字、背唐诗、算加减法等。上学后,又给他报了英语、奥数等辅导班。在龙龙的记忆里,自己几乎没有玩乐的时候。妈妈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搞好学习,要走在别人前面,决不能落后于人。

可是,龙龙觉得不快乐。逐渐的,他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开始是隔三差五地请病假,后来干脆不去上学了。

龙龙告诉妈妈,自己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一点特长都没有,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而且自己不知道怎么和同学相处,觉得很孤独。妈妈说:“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去发展什么特长和人际关系,学习好就是你的特长,其他特长等你考上大学再去发展吧!”

但龙龙拒绝去上学,妈妈非常苦恼,不知道怎么才能说服孩子。

教育感悟

世界上最爱男孩的人无疑是妈妈,可是,这种爱如果不是在理智的规范下,就会变为温柔的陷阱。明智的妈妈,要有开阔的眼光、包容的心胸,还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男孩健康成长。

男孩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妈妈朝夕相处、日夜为伴,尤其未成年的男孩对妈妈的依赖性、依恋性、模仿性最强,而这时妈妈在男孩的心目中威信最高。他们认为妈妈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最标准、最美好的,对妈妈的一切言行都有强烈的模仿欲望:妈妈的走路说话、待人接物、欢乐与痛苦等,男孩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努力去模仿和效法,无论好坏都兼收并蓄。这种影响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

妈妈的言行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因此在男孩面前,妈妈从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没有小事。要教育男孩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妈妈自己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要求男孩积极进取、勇敢拼搏,妈妈也要率先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对男孩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妈妈应严于律己,以身示范

妈妈的表率作用,是男孩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父母不以身作则,而一味要求男孩去做这做那,男孩是不可能做好的。

中国有句古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男孩小时候,缺乏辨别能力,而很容易模仿父母。妈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男孩模仿的对象。妈妈应该以身作则,大事小事都给男孩树立好的榜样,随时随地教给男孩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好妈妈的首要标准。

◎建议二: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男孩。妈妈正确的教育方法,需要在对儿子的长期观察和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总结出独特的教育框架,根据孩子自身的具体情况,确立适合男孩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强强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妈妈对他期望值很高。在他上小学后,给他报了课外补习班,生怕他落在别的同学后面。强强很不高兴,说:“我每天在学校认真学习,老师讲的我都掌握了,不需要上什么补习班。我喜欢画画,您给我报个绘画班吧!”

妈妈觉得孩子说得有道理,就让他退出了补习班,带他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让孩子加入到绘画的行列。强强感谢妈妈的理解和支持,每个周末都过得非常快乐。

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有快乐、自信,并会产生成就感,而这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释放孩子的潜能,成就孩子的阳光个性。

◎建议三:妈妈要有好方法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很多妈妈苦恼于男孩不听话,你说东他说西,你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说他,一百遍也听不进去;打他,越打越不改,这都让妈妈伤透了脑筋。

其实妈妈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男孩,用积极的鼓励、良好的家庭氛围、自身的榜样,来激发男孩的自我成长意识,使男孩具有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能力、与周围的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为他人幸福作贡献的能力等,从而培养男孩的勇气、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优良品质,而避免自卑、愤怒、憎恨等消极认识伴随男孩。

◎建议四:尊重和信任,培养独立自主的男孩

妈妈要尊重男孩,信任男孩,放手让男孩自己成长。培养男孩独立自主的个性,而不是居高临下、处处管教男孩,这是一个好妈妈的重要标志。

五年级暑假,文文开始了“管家婆”的经历。妈妈每天给他50元钱,作为全家一天的生活费用,由文文支配。一大早,文文就带着50元钱,拎着菜篮子上菜场。慢慢地,他学会了和小贩讨价还价,知道了什么样的菜不新鲜。去超市前,文文先列出购物清单,不需要的绝不买。他说:“当家方知柴米贵,钱要花在刀刃上。”

怎么换床单被褥、洗衣服、洗碗等这些生活自理能力,也是文文要过的一关。刚开始,文文颇有怨言,但妈妈不动声色,只对他说:“你能行。”这样,文文越做越顺手,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他由衷地对妈妈说:“妈妈,这些年您辛苦了!”

很多妈妈怕孩子小,无法处理和应对一些困难和障碍,这是对男孩的不信任,也是对男孩的压制,必然引起男孩的反感、反抗,使父母与男孩的关系亲而不近。

妈妈要学会欣赏男孩、接纳男孩、给予男孩充分的信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