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曾经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遥远的历史记忆让我们不再固步于当代中国制造的迷人光辉,也不再为暂时困境感到无力应对。
历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从容光焕发到两鬓斑白,一切似乎只是一场轮回。
1915年,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处于权力变革和民智动荡的风暴中,中国制造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惊人的70余项大奖,成为所有参会国之首。然而,与高居顶峰的盛景相比,中国制造业其后的衰亡同样令人吃惊。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洗练,制造业仅用了不到百年,就几乎消亡殆尽。
经济学家郎咸平说: 中国真正的危机根本不是金融海啸,而是制造业危机,“中国经济生病了,第一个病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第二个病是产能过剩,而生病的必然结果就是发烧。……因为制造业萧条,老板们不干了,拿出手里的钱,买鞋子皮包,于是,在世界奢侈品消费大萧条时,中国奢侈品消费上涨40%;剩下的闲钱就拿来炒股、炒楼,于是,中国的股市领先世界4个月回暖,中国的楼市也一路狂飙”。
投机能让我们崛起吗
日本的疯狂往事如此熟悉,抛开种种经济学理论和规律,单从现实角度来看,今天的中国可能就是昨天的日本——至少在投机层面,中国的炒家和巨额游资也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日本人曾经相信,一片大好的上升势头将重塑这个战败的国家,让他们可以在经济上崛起;现在,部分中国人也同样相信,只涨不跌的投机品价格能让我们崛起东方,立于不败。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充满危险味道的情绪。尽管我们希望这个梦想能够成真,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你相信人的力量能够战胜世界的时候,你的败局已经划定。
感性的争论没有任何意义,还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投机。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使得各经济主体可以自由行动,资源根据市场所需自由配置。市场运行,必然需要一定的干预与支配,放任自流的态度,会让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以农产品投机为例。在这场投机中,农产品价格之所以被一步步推高,就是投机者打破了原有市场运行秩序,业内外联手操纵了这场场外期货交易。
对于投机而言,事先都有一种价格预期,而期货价格带动现货价格的上涨,是这场投机的关键。大蒜、绿豆等属于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种,却可以通过场外期货交易平台,即电子交易市场进行期货交易。电子交易市场,一般分布在产品集散地,数量众多,在这里决定价格形成的是做市商,做市商经常是由大的现货商担任的。由此可见,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大的现货商发挥了关键作用。
因此,如果投机者要投机一种农产品,就必须要与业内人士联合起来。所谓的“业内人士”,就是指具体农产品中的大的做市商。大蒜、绿豆等出口型农产品的做市商一般是出口商,而玉米的做市商一般是饲料厂,棉花的做市商一般是纺织厂。
在一种农产品中,做市商不止一家,为了能与炒家合作并从中分取一杯羹,做市商往往不会拒绝合作。但合作有一个前提,即炒家要尽量满足做市商的物资需求。
当炒家与做市商达成合作意向后,炒家就会开始投机前的准备动作。一般情况下,炒家会先散布一些如未来农产品将获丰收、市场充盈之类的谣言,然后在市场上做空,等价格下跌之后,他们再转手开始做多。等到大部分产品集中在手中时,炒家基本掌握现货供应量,控制了产品供应,就掌握了价格的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