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节:浪子献给先祖(13)

简媜为台湾母土所写的抒情史诗:天涯海角 作者:简媜


偷渡的船,必在暗夜出海。连星、月都是多余的,一船船 永远拿不到执照、没有身份的人,只带着两手两脚一口气,祈 祷自己是横渡恶水的幸运者,他们向妈祖发誓,若能爬上台湾 海岸,一定好好干活。

偷渡之路"六死、三留、一回头",人命如浮萍。

《台湾县志》记载:"更有'客头'(即专营偷渡之人 蛇集团)串同习水积匪,用湿漏小船收载,数百人挤入舱中, 将舱盖封钉,不使上下,乘黑夜出洋,偶值风涛,尽入鱼腹。 比到岸,恐人知觉,遇有沙汕,辄赶骗离船,名曰'放生'。 沙汕断头距岸尚远,行至深处,全身陷入泥淖中,名曰'种 芋'。或潮流适涨,随波飘溺,名曰'饵鱼'。"

不忍的是,如此悲惨遭遇竟被戏称为'放生'、'种

芋'、'饵鱼'。一条海峡,不知收留多少鱼群般的浮尸?他

们大多是年轻男子,他们死不瞑目。

执是之故,那上岸的人怎能不回头记取海中数以万计的羡

慕眼睛?怎能不虔诚合掌,向好兄弟道谢? 古早台湾,一人之生,往往建筑在众人的死亡上。

9 落籍噶玛兰

历来都说台湾是美丽之岛、宝藏之地,然而这岛曾经让康 熙皇帝头痛了一会儿。

那是1683(康熙二十二年)的事。施琅拿下台湾的消息传

到北京,大殿内,君臣正在想象狂风巨浪中一座岛的形状,他

们都晕了船。

"此一块荒壤,无用之地耳,去之可也。"某大臣说,众

大臣附和,点头如捣蒜。 康熙抚额,他从小就怕水,不耐烦地拂了手:"台湾仅弹

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众臣齐赞:皇上英明。

有人提议干脆把台湾租给荷兰人或西班牙人,省去麻烦。 要不是施琅气急败坏找皇上理论去,这孤岛搞不好真落入红毛 口袋。只有施琅看出这弹丸小岛乃海洋穴道,丢了她,一块大 陆迟早会被点穴。与其说康熙君臣因施琅的一席战略高论而茅 塞顿开,不如这么说,他们真受不了他的纠缠。

所以,1684年,台湾纳入中国版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 建省。一府为台湾府,三县由南而北是:凤山县(县治在今高 雄市)、台湾县(县治在今台南市)、诸罗县(县治在今嘉义 市)。行政区规划毕,也派人治理,态度仍然消极。

台湾之开拓,经荷兰时期打底、明郑时代奠基,一路斧 如风锄如雨。除了明郑末年曾抽丁前往大陆作战致屯垦速度衰 退,又清定台湾后为消灭郑氏余烬,将文武官员、将卒及眷口 迁回大陆安插,致使各省垦民亦有回流现象,一度造成垦业荒 废之外,大抵而言,开垦脚步未曾停歇。清廷的冷漠与垦民之 热情恰成天壤之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