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入手温润细腻,花如意便忍不住暗赞一声果真是美人如玉,玉如美人,玉是极品的羊脂白玉,玉佩大约婴孩手掌大小,内里镂空,设计精巧无比,迎光观瞧分明能瞧见玉心内几丝殷红血沁,更有出土的古玉器特有的“橘皮纹”沁,花如意坐实了先前的猜测,此件玉佩玉质纯美、雕琢精细、纹饰奇特,实属汉代玉佩中难得一见的极品,以玉佩上的龙形纹饰看来,极可能是某位皇帝珍罕之物,死后贴身入葬,埋在地下一二千年,这才留下了血沁和橘皮纹。
面对叶迎风忐忑眼神,花如意淡淡一笑道:“小人不敢欺瞒公子爷,这玉佩的确不俗,只是和曜变天目相比……”
叶迎风马上接口追问道:“加多少?”
花如意叉开五指翻了翻,叶迎风瞪大了眼睛惊道:“金子?”
花如意含笑点头,叶迎风现出苦恼之色,挠头自语:“一时间可哪里去淘腾这么大笔款子……罢了!你去将爷床下暗格里的那件东西拿来。”最后一句话却是对白水说的。
白水张大了嘴,惊诧地呆看着叶迎风,这回却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懵了——来时叶迎风没安排这一出啊!
叶迎风见白水呆若木鸡,举起折扇敲向他的脑袋,怒声骂道:“狗东西,还不快去,就在爷床下暗格里,万万小心,若是有个闪失仔细你这身皮肉!”
背对着花如意,叶迎风朝白水飞快地挤了下眼睛,也幸亏两人厮混多年,做过无数偷鸡摸狗的勾当,默契无比,“啊!”白水身体微微一震,忙不迭地转身冲了出去。
如果是两人一齐离开,花如意绝不会放心,叶迎风留下,他便没什么担心的了,在他眼中叶迎风才是正主,同时也被吊足了好奇:能让这位富贵公子藏在床底下的会是什么宝贝?
“这件东西乃是在下家中的镇宅之宝,何老板一定会喜欢,唉!鱼,为我所欲也,熊掌,亦为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说实话,若非是‘曜变天目’,在下无论如何也不会割爱!”叶迎风的笑容有些古怪,花如意只当他为无法两全其美而感到遗憾,呵呵一笑,问道:“公子府上的珍藏定非凡品,却不知道是什么宝贝?”
叶迎风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远的笑意,悠悠道:“二十八颗骊珠”,再不肯多说一个字,惹得花如意一颗心如猫抓一般刺痒难熬。
白水看明白了叶迎风的眼神,离开了长福客栈急匆匆坐上一辆黄包车兜转了两条街,确定无人跟踪,这才直奔叶迎风的住所。
等待白水的过程中,叶迎风如痴如醉地欣赏着曜变天目,最后不得不承认若非一早便已确定此物绝非真品,自己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破绽的。
只因这“曜变天目”委实太过罕见,他也只是从李四爷偶尔的讲述中听到过只鳞片爪,见都没见过又何谈甄鉴?
大汗淋漓的白水捧着一个薄薄的长方形锦盒奔了进来,叶迎风抢上前去夺来,屏息静气、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旁边目不转睛的花如意只觉得脑袋嗡地一声,脱口叫道:“《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其实就是一幅以行书写成、全文只有二十八个字的信札,只是这二十八个字实在是太有名了,甚至可以说是由古至今最为珍贵的一封信札,其作者是号称“书圣”的东晋王羲之,举世公认此帖水准仅次于他的另外一件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
乾隆皇帝对《快雪时晴帖》珍爱异常,把养心殿西暖阁改名为“三希堂”,专门收藏将此帖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视为稀世之瑰宝,而《快雪时晴帖》更是三希之首!
花如意这时才恍然明白前一刻对方没头没脑的回答:乾隆评之“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文二十八字,字字珠玑,可谓“二十八骊珠”!
“何老板好眼力!”叶迎风意味深长地说道。
花如意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快雪时晴帖》虽然名闻天下,但是这世间不说见过它的真容,就算摹本的人都少之又少,也亏他脑筋转得快,顷刻便想出了对策,干咳一声,稍稍收敛了怒色,低声解释道:“不瞒公子,小人家中经营古玩字号多年,数年前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卷自宫中流出来的《石渠宝笈》,上面记的便是三希堂内的三希帖。”
他说这番话是半真半假,《石渠宝笈》乃是专门记录宫中所藏字画书籍的总汇,庚子之乱时花家五爷,也就是花家现如今的家主不知从何处得到了上卷,花如意有幸阅读了其中的内容,其中的确有关于《快雪时晴帖》的记载。
至于他能够一口叫出《快雪时晴帖》却是因为这二十八个字他曾见过无数遍!花五爷一生精研书画,十年来几乎每日都要将这二十八字写上几遍,每个字都在花如意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花如意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试探地问道:“请恕小人直言,这三希帖被宫中视为至宝,向来看管严密,您这帖子是……从何处得来的?”
他虽然说得委婉,但明显对面前这幅《快雪时晴帖》的真伪存有怀疑,然而他对照记忆中《石渠宝笈》里关于此帖的记载,竟发现帖子上的提拔款识、玺章钤印全都吻合!
“啪”的一声,叶迎风合拢折扇,一指桌上的《快雪时晴帖》道:“三希堂内藏三希也不是什么秘密,在下有幸常往宫中走动,三希堂里的那幅《快雪时晴帖》也是见过几次的。”叶迎风说到这里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意,低声道:“何老板处江湖之远,或许对当年朝廷里的事并不知晓,光绪二十六年间洋人攻入京城,光绪爷匆忙之际仍不忘命人带上了几件宝贝,其中便有这《快雪时晴帖》……”
花如意眼睛猛地一亮,不敢置信地吸气惊道:“公子的意思是此帖便是在那时被人偷梁换柱?”
叶迎风无声一笑,微微颔首,道:“那行事之人做得天衣无缝,十几年竟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八年前家父得到了这幅帖子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宫中三希堂里供着的那幅竟是件仿品。”
顿了顿,叶迎风叹服道:“那仿摹之人委实令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下暗中比较,竟是无法发现丝毫破绽!”
花如意是花九爷身边的人,看的、学的都是玉器,对于字画的品鉴认知实在是不比一个普通藏家强多少,下意识地再次追问道:“请问令尊是从何处得到的此帖?”
叶迎风轻声轻语地说道:“既然何老板也是做古玩买卖的,料想不会不知道半闲堂吧?”说话间手中的折扇指向《快雪时晴帖》的一角。
花如意如遭雷击,身体巨震,下意识地顺着叶迎风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字帖的边缘处发现了一块纹路怪异的印记,有了叶迎风的提示,花如意这才辨认出那是篆体“半闲堂藏”四字的左半边。
古董行里曾流传一句话,叫做“火眼金睛京城李,神鬼莫辨江南秦”,前一句说的就是叶迎风的师傅,容古斋老掌柜李四爷,“江南秦”指的却不是一个人,而是江南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