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2)

四面墙 作者:哥们儿


并且,人的更大劣性在于:忍耐的美德和变通的机巧——当一种价值受到另一种价值的强奸,所有概念化的东西都被偷换或者打碎,秩序需要重新整和建立的时候,什么叫尊严,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友情和真理,都被重新定义,心被撕裂后要经历阵痛,阵痛之后的抉择将是血淋淋的更大更长久的痛苦,而选择妥协(这恰恰是我们最容易做出的抉择),无疑会让这种痛苦降低到最小,降低到只剩下“悲、哀”两字。

“下卷”的场景则转移到“服刑地”监狱(劳改大队),这里的人物,都是在法律意义上有罪的人,一群必须接受改造的人,这些人经历过看守所阶段的“培训”,精神上已经做好了撕杀的准备,加上有许多久经囚场的“前辈”的参与,一幕幕人间活剧更是把人性中的种种卑鄙与卑污、卑微的东西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此,“上卷”的思想将得到更赤裸的展示,同时,“四面墙”的象征意义也将逐步凸显。大家将随我一起,逐渐体悟——不论生活在墙里墙外,我们都逃避不开被囚困和压抑的悲哀,“四面都是墙、墙、墙,即使你身自由,你心已被囚”(本书题记)。“其实在短暂的拘押生涯里,好多事都让我有个奇怪的联想:被‘四面墙’囚困的,不仅是我们这些违法的坏分子,那些在阳光里歌唱、劳动、享乐以及逍遥做恶的人们,又何尝能逃离一堵堵有形无形的障蔽呢?”(内文)如此低调、冷酷的关照,终于导致一位评家感叹了:《四面墙》写出了“真正的黑暗和悲伤”(暗黑之川,《2003年网络小说回顾》)。

在监管场所这种极端的空间里,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碰撞出的是人性中的恶的火花,“人类必须与之搏斗的最凶险的野兽就是人类本身”——罗素所言在“四面墙”里得到了现象学意义上的血淋淋的阐释。“四面墙”里,执行的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的“元规则”(吴思《血酬定律》),在这个元规则的控制下,统治者(人头儿)的强暴、野蛮,被统治者(鸟屁)的卑微、无奈,中间阶层的委琐、平庸和压抑,都是怎一个“赤裸裸”了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这句口号掩盖的另一种更普遍的状况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忍耐。忍耐衍生悲哀,而反抗产生悲剧。这一切,你们都将在我的文字里看到,虽然我依赖回忆来写作的过程很痛苦,但保持沉默的代价似乎更大。

在关注人性、人权和司法进步的背景下,《四面墙》是一个残酷、幽默的故事,也是一种深刻、冷酷的象征。一切调侃中都挂着卑微者的泪水。“四面墙”是一个人类大社会的缩影;“四面墙”是一个“动物主持的集中营”。没有例外,例外的是乌托邦,是桃花源和玄幻小说。

如果人能看到恶,识别恶,并感到震惊和羞愧,那就只表明一点:人心还是向美向善的——这也是《四面墙》这部作品唯一能使人感觉振奋和预见光明的地方,虽然这种比附有些苟且和牵强。

否则,这样的作品是该下地狱的。

哥们儿

2011年1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