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日来寂处小楼,不觉秋声半树,忽忽韶光,迄无成就,清夜抚心,殊堪自惭!吾兄其何以教我耶?
刘三(1890~1938),字季平,又字江南,上海人,1909年入南社,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主持江苏省通志馆,历任东南国民大学教授。1928年筹设监察院,任监察委员,著《黄叶楼遗诗》。“皖江”,这里指芜湖,但明清人一般指安庆。
经陈独秀、刘师培介绍,苏曼殊于暑假后到芜湖皖江中学任画画教师。陈独秀很欣赏苏曼殊的画,说是看了如咫尺千里,令人神往,不像庸俗画家浪费笔墨,并以诗僧、画僧相称。苏曼殊与刘师培、何震夫妻是朋友,到芜湖后,苏曼殊住到了刘家。何震喜欢苏曼殊的画,三番五次要拜苏曼殊为师。
在芜湖,苏曼殊与怀宁人邓艺孙过从甚密。邓艺孙(1857~1913),字绳侯,号世白,白麟畈(今安庆怀宁县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书法大师邓石如的曾孙。邓艺孙7岁丧父,随祖父邓传密(时任湖南石鼓书院山长)至湖南读书。14岁时,祖父在家病逝。17岁时补邑庠生。光绪末,李光炯在芜湖创办安徽公学,邓艺孙继李光炯担任监督。他是邓以蛰的父亲,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祖父。
苏、邓两人年龄悬殊,算是两代人,系忘年交,“共晨夕者弥月”,并一起游玩了南京。苏曼殊离开芜湖后,邓艺孙吟诗《忆曼殊阿阇黎》:“寥落枯禅一纸书,欹斜淡墨渺愁予。酒家三日秦淮景,何处沧波问曼殊?”
“酒家三日秦淮景”,指与苏曼殊、江彤侯等到金陵作三日游;“何处沧波问曼殊?”,指不知道苏曼殊现在的踪迹。此诗后载《潮音》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