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活到老,学会伏低做小
职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会做事不要紧,但是态度一定要好。对新人来说尤为如此,不熟悉业务、不知道从何入手不要紧,这些都可以慢慢学,总有熟练通透的一天。但是如果一个职场新人,态度不好,眼高手低,不能很好地跟别人相处,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帮助他、提携他。
名牌大学毕业后,袁园开始了他的职场之路。一年后,他在众多的同期入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小组的负责人,当家人和朋友问他是不是他的名牌学历让他领先一步时,他摇摇头,讲述了他的快速升迁之道:一踏入公司的大门,他就把自己当成所有人的小弟,无论是面对老板、经理,还是主管、前台,甚至是清洁工,袁园都一律面带微笑,谦虚做小。有一次,主管给新人布置任务,一位哥们儿大声问主管“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楚”时,袁园却是这样说的:“头儿,您方便再说一遍吗?不好意思,我没听清。”当别人问他在名牌大学的学习经历时,他只是玩笑道:“吃喝、逃课、看美女,咱都一个路线吧。”对方坏笑,明知自己学校与名校的差距,也着实喜欢袁园的低姿态,于是仿佛找到知音般,与袁园开始攀谈。
而在业务上,袁园则不会落后一步,上司安排下来的工作,即使是传真这样的小事,也一丝不苟地完成。同事对于上司安排下来的传真,传完则止。袁园却多了一份心思,发出去后,他一定要打个电话过去确认,发电子邮件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差距就显露出来了。
袁园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不代表低能力,而是减少阻力进入新环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职场新人要记住,能在职场立住脚的老员工基本都是聪明人,他们能从对方的态度中看透一个人,聪明人不会因为你的低姿态而真正轻视你,而是因为他们清楚:初到职场,能够伏低做小,不仅是自保,更是一种自信。
刘君职场初期的平稳过渡也是得益于自己的谦虚低调、善于伏低做小的策略。
刘君虽然已经有了两年的工作经历,但是因为只是大专毕业而且刚二十出头,所以在历经千难万险进了这家以高薪著称的大公司时,很是受同期进来的名校毕业生的排挤。但是刘君并没有顾影自怜,更没有针锋相对,而是用自己的棉花糖策略,为新的工作铺平了道路。
在新人们到岗前培训阶段,办公室里的老员工们陆续发现,洗手间折断的挂钩换上了新的,自己脚下来不及清理的垃圾也不翼而飞,偶尔加班犯困时,还有杯笑脸相伴的咖啡递过来。而办公室一些跑腿的活儿,也有了“专职”负责人——刘君。老员工们忍受着名牌毕业的新人们张扬、自信的脸孔时,更加享受着刘君跑腿小妹般服务的惬意。新人为老员工服务,无论是出于对前辈的尊敬还是配合着老员工有意无意的摆谱,这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在刘君释放了诚意的同时,也收获了老员工们的接受。元老们都是职场老油条,谁都能看出来刘君伏低做小下的野心和进取心。但是就凭这个态度,元老们也愿意提携她,带着她。于是不久刘君就有了“问题儿童”的称号。刚刚接触业务时,新人们都有很多问题要请教,但是很多新人喜欢独自思考,有的新人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有的新人逞强喜欢自己解开疑团,而刘君没有犹豫,她选择了最快的路子:问。因为老员工们普遍都比较喜欢这个学历低,但是态度好的小妹妹,所以刘君的问题即使再多,相比较其他拿架子、抹不开的新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回答刘君的疑问。这样在业绩上,刘君也很快超人一步。同时,刘君从来不和同事们争夺表现的机会,把出风头的机会让给别人,哪怕自己某些方面更有优势。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里,我就是小学生,虚心学习,从零开始。”
刘君的成功,正是说明了“低姿态”的优势。无论你是什么学校毕业,拥有什么样的高学历,对于企业和单位来说,你都是一个经验值为零的新人。所以新人们在进入公司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显摆自己的先天优势,而是要展现出一种新人的低姿态,然后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学习、积累工作经验上,使自己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极具竞争力的职业人。“伏低做小”并不代表新人的不进取,这只是初入职场的一种先抑后扬的策略,后来者居上才是完美的职场生涯。职场新人“软着陆”是一种低姿态进入的智慧,成功的着陆后就要蓄势待发,为职场上的飞跃迈出一大步。
初涉职场吃点儿小亏也是福
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犹如初生牛犊,后生可畏。但是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也造成了他们竞争很残酷,身心承受的压力都很大。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样感慨职场生存的不易。“找到工作是福气,但工作中要面对许多想象不到的压力,说不定哪天就惹祸上身了呢!”
熟悉而安逸的校园生活已然结束,而面对的将是不安、兴奋、机遇、挑战、淘汰、胜利、鲜花、泪水交织的职场生涯,在这样一段特殊的日子里,很多人发现,越能适应形势变化的学子们,生存能力越强。这“适应”,自然也包括了受点儿委屈什么的。初涉职场,吃点儿小亏也是福。
温纳毕业后到了一家公司,他明白只有尽快地表现自己适应企业的能力,才能增加他生存下来的砝码。可是他发现周围的员工似乎总是与他作对,对待他的态度都不是很友善。即使以工作而言,也没有安排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他疑惑不解:难道新人就要吃亏吗?
许多初涉职场的人都碰到过相似的情况。目前整个职业市场的危机感在进一步加剧,大部分职业人都意识到应该学会如何应对职业安全感和职业发展的问题。
其实,吃点儿小亏算什么?你将会学到更多。
安宁刚进公司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身份自然不同,所以在报到的那天没有和前台接待小姐打招呼。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他很少用到“谢谢”等用词。渐渐地,他发现在工作中,同事们并不怎么认可他的能力,态度也很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