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案例】
小郭是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本科学生,她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之后顺理成章地找了一份会计工作,虽然收入还不错,但是她发现自己很不开心。
小郭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她竭尽全力想把工作做好,但不知为什么,越是努力工作越是痛苦,而且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总是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她很苦恼,最终决定辞职,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在她应聘的过程当中,一开始人力资源总监和她聊得非常开心,但最终都没有录用她。她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进行了测评,了解了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她才恍然大悟,找到了她这些年痛苦的根源。
原来她属于艺术型,艺术型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有创造力,而会计要求的是一个常规型的人,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于是她改行做了多媒体影视制作的工作,才重新找回了快乐。
而在高考报考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这些,她在报考的时候听取了母亲的意见。妈妈和她说:“一个女孩子,学会计挺好的,坐办公室,既体面又清闲。”于是她就稀里糊涂地选择了会计这个专业。
【案例解析】
大量研究表明,兴趣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同一类型的劳动者与职业相互结合,便达到适应状态,才能才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小郭属于艺术型的人,艺术型的人对创造性的工作很感兴趣,喜欢追求那种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直觉和灵感的工作,他们对声音、颜色比较敏感,乐于探索一些非理性的事物,倾向于把事情做得漂亮、出众、有美感和情调,总能出人意料。
你想想看,老板会选择一个做事总能出人意料的会计吗?
我们在高考报考的时候是不是也犯和小郭一样的错误?专业基本靠蒙的,靠猜的,我们一直在考虑哪些专业热门,哪些专业好就业,哪所学校的这个专业更好,但是我们从来没有问过哪一个专业更适合自己。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按照兴趣所指引的方向去发展,你的人生不一定成功,但是一定非常精彩!
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在错误的方向上不停努力!就好像我们都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一样,你越努力,离你的目标就越远。
【专家建议】
如果我们所从事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愉快得多,多半也会对这样的工作更有激情,更有可能在这样的工作当中获得满足感。
人们会在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往往得以培养更强的能力。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当人的兴趣达到稳定程度的时候,便成为人的个性倾向性,影响一个人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
在我们高考报考之前,一定要先进行自我探索,特别是对自我兴趣的探索,了解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哪些是自己擅长的,二者的结合就是最适合你的。
自我了解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请2~3位熟悉你的朋友或者你所信赖的父母或者师长,用20个句子对你作全面的评价。对照他们对你的评价,抽取其中的关键词,看哪些是一致的,从中整理出你的兴趣特点。
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了解,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是最了解自己的,我们要经常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为什么做?我怎么做?
最可靠的依据是科学的测评工具,我们采用霍兰德六型人格测试来评价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霍兰德六型人格测试是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提出的人业互择理论,其实质在于劳动者和职业的相互匹配。这一理论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将劳动者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用型、常规型、企业型、社会型、艺术型和研究型。
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把测评结果作为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