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禅说庄子(一) 作者:冯学成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庄子的语言是很铺张的,但他并不是无的放矢的铺张。他在自然现象、心理现象、我们知识的来去等诸多方面,反反复复地把问题摆在面前,让大家去思考--精神从何而来?生命从何而来?知识从何而来?情感从何而来?在这一切之中,我们需要获得的是什么?用佛教中观的话来讲,庄子善用"遮法",他善于否定,把一切一切都扫得干干净净,让你最后看到底有什么。

下面我们继续看庄子是如何破这些凡夫见的。"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我们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对固定的。那么谁没有是非观念呢?谁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呢?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是非标准。大智慧的人有他的是非标准,最蠢的人也有他的是非标准,圣人有圣人的价值观念,凡夫有凡夫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每个人的业力不同,这也没有办法,诸色人等都是"随其成心而师之",每个人都是固执己见,认为自己的都正确,别人的未必正确。

我们想一下,自己是不是"随其成心而师之"?人都有心,心都有所发动,我们对事物是怎样认识的?先有标准还是后有标准?先有结论还是后有结论?成心,就是一个模式,一个成见,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到底是先有还是后有?是通过你的经验、经历和知识而形成的呢,还是本身就有的?另外,谁又没有师法、效仿的能力呢?师心自用,到底可不可靠?真理到底是什么?我们怎样获得真理?其实,每个人不论是聪明的,还是愚昧的,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高明的人也好,肤浅的人也好,聪明的人也好,愚蠢的人也好,在这个上面大家都是相同的。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就去判断是非,就像今天出发到越国去,但昨天就到了一样,这是绝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看,在世间生活的人,乃至修行的人,都是有成心的人。没有成心,没有是非标准的人很少。只有真正的道人,他上善若水,没有那么多成见。他从善如流,用孔夫子的话来说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说无师,孔夫子也有师,但是圣人无常师,他就不著相,不执著。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这个是不可能的事。禅宗有一个公案,赵州见投子和尚,赵州问:"大死的人却活时如何?"就是说一个死了的人,如何让他活过来?投子和尚回答说:"不许夜行,投明须到。"就是说晚上不能夜行,但天一亮就必须到达。就像今天我们要去北京,你现在站在这里不准动,但是过一会儿你必须到那里。实际上就是从"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变过来的,只不过换了种说法而已。

"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是以无有为有",就是把无当成了有。你把没有当成有,那么像大禹这样的圣人,也做不到,也没法理解,我又能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说谁功夫好,谁虹化了,你又没看见,你又没在他身边,当真有这个事吗?很多人都把无说成有了,就像在清代很多人传有剑仙的故事,像金庸小说里段誉的六脉神剑,手一指就过去了,这种事有吗?没有啊!但是很多人都迷信有这种事。"以无有为有",这样的人现在大有人在啊!所以很多人在修行上,都把"无有"当有。什么神通,什么预知未来,我看都差不多。某位法师是风水大师、星相大师,很多人对他都很崇拜,实际上呢,他自己也明白很多都是"无有"的,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就吹自己有这个本事。你修了某个功法,坐着就能飞得起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就可以到极乐世界去旅游吗?我看现在外边很多人都在玩"无有为有"。庄子都说了,这样的事大禹都没有办法,我们又能如何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