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春秋末年的国际关系

禅说庄子(二) 作者:冯学成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慄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这个故事就和前面讲颜回到卫国去的故事有所区别了。卫国的暴君是不好侍候的,除非你已经有了"心斋"的功夫,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这个故事呢,是说叶公子高要到齐国去当外交大使,出使之前就遇到了麻烦,有了很多心病。这些心病也不都怨他,不是事事皆因他自身惹起的,也有种种因果在里面。我们说一件事办得好办不好,都要看因果。如果这个人的承载能力不够,就会有种种麻烦出现。一个人有没有承担精神,要看他在大的事情面前怎样料理自己的身心,以使自己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

在《论语》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曾经到过楚国,那时就住在这位叶公子高的家里,是叶公子高接待的他们。这件事情也是在春秋末年,和孔夫子是同时代的事。

叶公子高,名诸梁。在出使齐国之前,他向孔子请教:"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楚王交给我的使命很重大啊,但齐国对待使者,总是表面上规格很高,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在孔夫子时期,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当然那个时候吴、越也起来了,没有几年越就灭了吴。那个时候,楚国想和齐国联合起来对抗吴国,因为吴国是楚国的心腹大患,夫差的父亲阖闾和伍子胥很厉害,差一点就把楚国灭掉了。吴国呢,也多次领兵伐齐。把长江和淮河之间打通,修了一条邗沟,算是中国的第一条人工大运河。邗沟修好后,沟通了江淮,吴国的水兵就可以到齐国去作战。可能就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楚国想和齐国联手来对抗吴国。他们不会联合去对抗晋国,因为晋国当时是赵简子当权,正处于权力重组时期,正忙于内而无暇对外。所以楚君派给叶公子高的任务很重,是要他去和齐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齐国对待楚国的使者,肯定在礼仪上是很隆重的。

但是"甚敬而不急"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结合史实来看,就是齐国并不想牵扯进去,并不真想和楚国建立战略同盟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