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浅说“修行”

佛性的开展 作者:萧民元


在佛教界里,常常听人提到“修行”。“修”是修菩提道,“行”是行菩萨行。“修”与“行”是一个学佛人应该兼具的行为特色。

什么是菩提道呢?简单地说,菩提道就是使众生(尤其是人)从迷惘的内心深处发生初明、中明、大明乃至澈明的自觉之道。也可以说是众生为求生命的根本解脱,经由下学而上达的全程道迹。

什么是菩萨行呢?这样来说吧:此处所谓的菩萨,不是一般泛指的“入了大乘之门就算菩萨”的菩萨,而是指一个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层次(高次元),并从迷惘中醒觉的修行者。他从根本上已“证”到了含灵万类的一体性。在他彻底破除了“私我”感觉的刹那,举首回顾尘寰,看到曾是来处的许多同类,仍然无知无助地在苦难中挣扎,于是,悲悯之心油然而生,乃因而有愿。然后据愿[1]采取了各种当机的救助行动。这种行动,可说是经由下学而上达,继上达之后而又下行的回向运动。回向是把努力所得的好处回过头来,无私地奉献给大家,既是一种布施,也是一种回馈。这个回向行动就叫菩萨行。我们也可以因此把菩萨行定义成:菩萨的愿力救助行为,或简称为菩萨的愿行。

学佛人的菩萨行则不然。学佛人的菩萨行,正确地说,应该是效法大菩萨行为的一种行为。因为我们还没达到他们那种境界,我们一切行为都会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真正无私,所以在本质上是与大菩萨不相同的。

菩萨行既是一种救助苦难的行为,为了进一步说明它的意义,自然有必要先行说明一下“苦难”:众生的苦难,在佛法里有三苦的大类说法,所谓“苦苦”、“行苦”、“坏苦”。不过我不打算在此讨论这些专有名词,我想换个立场,简单地把苦难归类成两种,即:“切身感受之苦”和“根本无奈之苦”。

“切身感受之苦”是指社会上一般概念的痛苦,其中包括了疾病之苦、灾难之苦、贫困之苦……乃至说不完、道不尽的心灵烦恼之苦。对于这种苦难的救助,可着力的地方很多。不论是政治、经济、教育、环保、科技、医疗……乃至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等,都有当机之处。至于“根本无奈之苦”,则是一种深沉的生命不能自满的本质之苦。由于“愚昧”(也可说没有能力),我们无法看清自己本质上的缺陷。例如说无明的“我执”和“法执”[2],又例如不断涌现却又无法满足或压抑的欲火等。这些缺陷把我们生存的环境“主观性”地变成了一个“苦海”[3]。在苦海中,有时即使明知它是非客观的,但却无能为力。因为那些制造苦海的因子,正好渗透掺杂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成分中。

菩萨行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教导我们,使我们自己有能力凭借着“修”与“行”来净化这些先天的缺陷。苦因消失了,苦果自然就不存在。对一个净化成功的人而言,在他大悟的刹那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本来庄严,人间无异净土。

说完两种苦难之后,读者或许已经十分明白,在菩萨行里,救助“切身感受之苦”是枝节,是临时性的“行权”。救度“根本无奈之苦”才是本根,才是究竟。故而身为大乘行者,如果只在行权上下工夫,忘了究竟之道;或者只着力于行权部分,忽略了根本救济之方,那么,他的菩萨行就算不得圆满,而是有所偏颇的了[4]。

最后,来谈一下修与行的关联。就“修”而言,人类行为的影响力(业力)与个人的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佛人的境界愈高、愈深、愈广,他的精神力就愈强、愈纯净,故而愈能符合菩萨行的需要。想要落实更大的救助工作,就必须在“修”上下更大的工夫,提升自己到更高的境界才行。就“行”而言,一个大乘的行人,在他修境不断提升之际,随时随地都在做“回向”。愈回向,心量愈大。心量愈大,自我愈小,愈能体会生命的一体性。所以,菩萨行之于“修”,不论是在进程中或是在破除自我的刹那,常常扮演着积极而又关键的角色。不但如此,我们应该知道,单纯的修是有其局限性的。从一个很高的层次来看,修到某一地步,就不可能靠“纯修”前进了。那时必须寓“修”于“行”中。理由很简单:“独夫”不能自大而超越,因为众生的本相是“同”而非“独”。[5]总的来说,修与行的关联是:在某个层次以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某个层次以上,修与行就逐渐合而不分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