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这两部书,可以说是东西方兵法理论的代表作。
根据我国新兴的军事谋略理论,军事谋略可以分为"全胜策"和"战胜策"(参见李炳彦、孙兢著:《军事谋略学》)。
《孙子兵法》是全胜策的开山之作,而克氏的《战争论》则是战胜策的军事教科书。
战胜策的核心是战,全胜策的核心是全。所谓战,按照克氏的解释,就是交战双方的相互消灭;所谓全,在孙子看来,就是交战双方的相互保全。
全胜策的最高原则是"兵不顿而利可全",最高目标是全我以存、全敌以降;战胜策的核心原则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最终目标是彻底地消灭敌人。
美国"相互确保摧毁"核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战争论》,是战胜策,而后来"相互确保生存"战略防御理论和核威慑理论的基石是全胜策,是《孙子兵法》。
我把全胜策称为加法兵法,把战胜策称为减法兵法。
减法兵法的基本原理是克劳塞维茨所谓的"两极性原理"。这一原理认为,一方和敌方的利害总是正好对立,"正数和对立的负数"恰好抵消。根据这一原理,他推论出三个极端的"相互作用力理论"。这就是说,在交战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确定无疑的减号。
加法兵法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利害转化原理"(也就是"生克转化原理",以后我们将专门讨论)。己方不是绝对的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就是己方用兵之害。敌方也不是绝对的害,敌方全国以降,就变成了利。收服一个繁荣的国家与得到一片战争废墟,孰利孰害,是不言自明的。可见,毁敌可能是有害的,而全敌可能是有利的。这就是说,在交战双方之间,存在着可能的加号。胜利也许对双方都有害处,而免战则对双方都有利益。而况在核时代,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
据此可以认为,加法兵法隐含着一个"理性人"假设。在孙子看来,战争的唯一动机是利益。战争不是毁灭,而是求利。他的"兵不顿而利可全"最高用兵原则,就是利益最大化原则。
他排除了非理性的战争动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至于希特勒发动的种族灭绝战争,当然是非常不理性的。
理性人的战争追求利益最大化、损害(也就是成本)最小化。
仗应不应该打,要看战争收益能否抵补战争成本。孙子计算过动用十万军队的费用:"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日费千金,年费三十六万金,七十万家干不成事,人力物力的耗费都是可观的。
仗能不能打,要看敌我双方的条件,看双方的加数与减数:有利条件是加数,不利条件是减数。
《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就是要求用兵者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计算各自的加数与减数。
杰出军事领导人要做的工作是:自己正确地计算,同时,千方百计地让对手误算。自己正确计算的前提是获得准确的情报,第十三篇《用间篇》,谈的就是这个问题。让对手误算,就要善于制造假象,善于示形用佯、显虚隐实。
仗如何打,要看谁最善于保全自己,要看如何增加自己的加数与对手的减数,如何减少自己的减数与对手的加数,如何使双方的加减数发生有利于己方的转化。也就是说,要看如何设计与实施加减军事谋略。
加减的目的是取势,取势的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安国全军的全胜。让人屈服的是势,不是力。势一大,就会让敌方感到抵抗是徒劳的。
因此,加法兵法追求绝对的优势,"以镒称铢"(镒的重量是铢的480倍,以重举轻的意思)。要追求绝对优势,就要最大限度地用加法。战前最大量地用了加法,战时就能最小量地用减法(消灭对手),甚至不用减法,不战而胜,让对手变成我们的盟友。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那本书里发挥的主要就是这个思想。所以胜在先,战在后;所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首先强调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将领和治军法度的优势;其次强调军队数量的优势、状态的优势;特别强调局部优势(整体优势要靠国力和外交,局部优势主要靠战场调度),所谓"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还强调了速度优势、战斗力优势、士气优势以及情报优势等等。
把所有这些优势加在一起,就可以达到全胜的目的。
我想,《孙子兵法》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在主要运用减法艺术的军事领域引入了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