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误以

内在的探索 作者:(科威特)阿玛斯


内在工作并不是要改变你。你还是照旧做生活中该做的事,但是要对当下发生的事保持觉察。你只需要做这件事就够了。留意你的生活,试着去理解它。在过去,人们往往会选择进入修道院,放弃一切世俗的事物,专注于内在工作。然而重点并不在于拒绝所有的事物,而是要体验内心的坑洞。时间久了,上述的修炼方式便染上了道德色彩--与外界接触似乎是不妥的事。然而这类避静活动的真正目的,本是为了让你感受到坑洞而不去填满它们,这样你才能认清它们是怎么一回事。

我记得梅尔·巴巴(MeherBaba)画过一幅图。他想要借着这幅图来说明"神"就是万事万物。为了让每件事都能圆满,它有一部分必须是空的。世界便是从那空无之中生起的。我们的知识就是源自于事物中的空性,我们必须认识这份空性,才能知道所有的事。你必须具备空性,否则你就是不完整的。完整意味着具足一切,而一切必定包括空无在内。

有关"坑洞理论"还有一件事需要说明。我早先曾经说过,坑洞是在你童年时制造出来的。婴儿时期的你什么坑洞都没有,那时你的心是完整无缺的。等你慢慢长大之后,因为和周遭的环境互动而遭遇到一些困难,于是你和你的某一部分便开始失去联结。每一次你和你的一部分失去联结,坑洞就产生了。这些坑洞又会因为你对失落感的记忆,以及与失落感相关的议题,而变得越来越大。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开始补洞。你会以错误的感觉、概念、对自己的信念以及对治环境所采取的策略,来填满这些洞。这些补洞的东西统称为人格,或是我们所谓的"假宝石"。

因此,"假宝石"就是失去了部分的自我而造成的结果。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会认为这便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认为我们就是那些填补坑洞的东西。因为人格总企图取代真实之物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花很多工夫来认识我们的人格。我们研究人格的发展,直到自己终于有能力体认到某个坑洞形成时的情况为止。

我们审视人格的每一种品质,看看它是在什么时候丧失的,而结果又是什么。有时一连串的品质都会失去。举例而言,假如你失去了你的力量、意志和爱,它们就会形成一个个的坑洞。因此,心理学所有的观点几乎都可以建筑在"坑洞理论"之上,这便是人格心理学或有关这假宝石的心理学。

学生:我发现每当有人看扁我的时候,我都会感受到心中的坑洞。我似乎还没强壮到可以安住于其上,而不以慌张、渴望、自我贬抑来补这个洞。我很快就会认同这些感觉。以更直接的方式来体验这些洞,是否就是我们所要下的工夫?

阿玛斯:没错。这便是我想说明的道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体验这些感觉,学着与它们共处,而不企图以别的东西来补洞。有时你会不自觉地补起洞来,所以人格才会被称为"自动化反应",因为它是机械的。一段时间过后,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会变得自动化,你连自己正在补洞都无法察觉了。

学生:要如何才能将这个过程减缓下来?是不是只能看着它?

阿玛斯:是的。当你对自己正在补洞的情况还稍有觉知的时候,就要立刻看到它。如果能制止自己去补洞,会是很有帮助的事。你不妨设定一个目标:"接下来的两个礼拜,我要停止从外界取得肯定。"或者"每当我想从外界得到肯定时,我就要观察这个倾向而不试图改变什么。"这是另一种做法。我们这里所进行的内在工作就是要对治这些议题。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它,这么做也许能带给你某种了解、促使你成长。人格的行动可以分成两端。一端总是企图逃避坑洞,趋乐避苦;这是一种自动化反应。人格的另一端则永远想把暴露出来的洞填满;这也是一种自动化反应。每当你失去一种本体的品质之后都会留下一个洞,而你的人格又会自动地想拿外在的错误品质将它填满。

大部分的时候你所认同的都是那想要补洞的企图,因此你不认为自己可以不做这件事。每当你觉得沮丧时,就会试图从别人那里得到赞美,否则又能怎么办呢?真的,这确实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可爱,那么就去找一个认为自己很可爱的人吧!这种模式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你几乎不可能改变它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