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寻觅另一半,有一个我们熟识但是只听了一半的神话:在男女之爱还未出现的远古时代,人都是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s)。当时的人并不需要另一个体也能诞出下一代。后来人被割裂成两半,(注意!为什么呢?)于是人类之间划分了性别的鸿沟。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因此心里总感到缺失了什么,死命需要寻找失掉的另外一半。
从此人世弥漫着无间的男女之爱,也伴随着爱的甜蜜和痛苦,而痛苦总是压倒性盘桓在恋人心里,因为我们都背负着思维(mind),用脑袋而不是透过心来爱。头脑总是执著痛苦多于爱。执著自我,爱成了自虐。因为自虐,故此痛苦,所以理直气壮地虐待人。因为受虐,所以更合理化了自虐,人世的爱沦为自虐虐他的无间地狱。
这样的爱是人的诅咒吗?没有出路吗?
向外找?向内找
我们忽略了这神话更重要的另一半故事:为什么本来好端端的雌雄同体要分开?
因为只有这样,人才可能在灵性上进化。
原来太初人类一半的性能量分离出来,转移到另一个中心,我们才有了向更高层次存在升华的灵性潜能。然而正因如此,人失去了自我繁殖的能力,必须寻找另一个体。我们澎湃不休的性欲,每日蚕食我们的内在空虚感,我们的执意眷恋,皆源自这股莫名的驱动力:为了寻回内在割裂了的另一半生命能量,也为了更高的存在可能性。
你失落了的另一半,并不是要向外找,而是要向内找。
没有寻回内在的另一半,没有再次完整,你永远不能真正去爱。每当你尝试去爱,结果只是伤害,对人对自己。
这是我多年来最痛的领悟:如果你的内在还有冲突,如果你的内在还感到缺失,如果你的内在还未完整,尽管你自以为怀着的是爱,你的“爱”只能带来伤害。你只会一而再地伤害身边最亲密的人。
又或者更糟糕,你只是害怕面对这原初的缺失,在命运的交错间碰上一个人来依偎,把他的体温,把自己害怕孤独的占有误以为是爱,像是漂流在茫茫大海中死命抓着一块浮木不放,以为自己深爱着它。
我想这正是素黑说“一个人”的意思:唯有当你尽管孑然孤独,完全无须对象,无须想象中记忆里或遥遥之外的他或她来寄托情意,心里也能感到强烈完满的爱时,你才能真正去爱。如果你的爱还需要对象(包括你的自我),对不起,那不是爱。
爱是一个向内寻找的过程。在爱中,我们得以觉知存在更精微的层次性。所以爱是灵性的过程。我想正是因为素黑说爱,是说这更神圣更包容的爱,她才拒绝简单称自己为“心理治疗师”或者“催眠治疗师”,而宁愿用“心性治疗师”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称号。
自疗:再次完整
但是最惹人误解的还是治疗这概念本身。素黑说很多人找她,都是本着“可不可以让我忘记……”的心态,仿佛催眠或者任何心理技巧像变魔术,一挥手便把痛苦的记忆抹掉。这是多么消极的态度。治疗不是让你消极逃避,而是主动放下执著,积极穿越爱的沧海融入另一个存在的层次。
英文heal(治疗)和health(健康)很有意思,它们的共同字根是古英语hl(完整)。治疗正是“回复完整”的历程。
使你分裂,使你无法感受爱,使你痛苦的,正是你的执著,你的自我。
亨利·米勒(HenryMiller)说过:“人必须受过苦,才能明白痛苦不是必然的。”但是很多人越经历爱的痛,越以为爱是抛不开的苦。
作为治疗师,我和素黑最痛心的莫过于见到很多人宁愿选择执著自我,也不愿意放弃痛苦。“我很痛苦,你帮帮我吧!”她几乎是含泪哀求。但是当治疗师为她分析处境时,建议她可以怎样做时,她的神经猝然绷紧:“你不是我,你怎知我的痛苦!”她认为治疗师在挑战她的自我!“你念一个咒让我的痛苦消失吧!但别质疑我!”可是唯有承认自己的执著而非他人才是痛苦的根源,方有治疗的可能啊。然而她拼命保卫这折磨着她的自我,宁愿继续忍受痛苦,也不愿意放下执著,还埋怨人家不帮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