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找寻爱的来源(2)

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作者:(美)约翰·威尔伍德


同样的,你也可以花一点时间,注意一下被爱如何让你和内在丰富有力的境地契合。当有人向你示爱,并不是那人拿什么东西给你,其实是你打开了内在的一扇窗,让爱进来触到你。他人的开放性会鼓励你打开心窗,爱就此滋生,这完全是你自己内心的经验,它触动了你的心——这广阔的温暖从内在把你照亮。一旦有了这种感觉,你自然和爱你的人生起共鸣,好似双方在一起分享共同的经验。

相对的,当你的心被忧虑重压、被恐惧笼罩或因冷漠而紧闭,即使情人充满深情,你大概也感觉不到他(她)的爱。只有你心畅通时,爱才触得着你。被爱(to be loved)就是成为爱(to be love)。音乐家麦顿(Miten)用一首歌形容在心中着陆的感觉:“你给了我最好的礼物,化我心为我家。”

如果我们想象心中点亮的温暖不是我们本有的,而是由另一个人转移给我们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就来了,我们就会死命相信那个人是爱的供应者,其实我们感受到的温暖是我们心中的大爱阳光。

“出发寻爱的人,”D. H.劳伦斯写道,“只会发现他们自己缺乏爱。”你可以简单体会一下劳伦斯的话,在心中想一个你希望多爱你一些的人,注意想要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仰赖他人施与爱,身体会出现一种紧张和壅塞,胸部最为明显,心感觉收缩,结果你感到自己缺乏爱。

没有人可以让你契入大爱,得到心灵的究竟安顿。我们只有打开心窗,沐浴在最深层温暖和开放的天性中,才能找到契合。当你期望别人施与爱,你就只会想控制、操纵,要他们始终不渝,以安顿自己的心。我们想从别人身上找,就无法栖息在自己的大地上,我们就会变成外表看起来独立,内在其实进退失据。

只要我们幻想他人是爱的来源,就注定要在伤害、遗弃、背叛的沙漠中走失,在那里,人际关系看起来是无望的悲剧和缺陷。其实这些试炼中藏了一个礼物:由于我们的痛苦操控在别人手中,迫使我们更深刻地追寻爱的来源。如果其他人是绝对之爱的完美来源,我们便很容易依赖他人成瘾,将他人当作我们的终极满足;而完全依靠他人,我们就不会想去找寻心底完美的大爱。我们的意识变成孩子,要补偿童年没得到的东西。

只要我们视线盯着父母没能给我们的,朋友的从不及时出现,情人的总不了解,我们便永远无法自内在生根,疗愈心的创伤。我们若想超越儿时的依赖,需要将我们的主根深插入大爱的源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定我们被无条件地爱着。

我一再强调勿从别人身上寻找完美之爱,这并不是说要拒绝人际关系或藐视其重要性,相反的,你若扎根于爱的源头,会让你以更有力的方式和他人接轨——“昂然挺立”并自信地植根自己的大地,而非倚仗,老是想从外面得到什么。你愈不去要求人际关系必须圆满,你愈能欣赏它们美丽的织锦,绝对和相对、完美和不完美、无限和有限,令人难以置信地交织在一起,你可以不再忙着对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相对之爱,反而学着乘风破浪,也更能欣赏对他人开放心灵、打造真正亲密关系中那些简单平凡的英雄气质。

我也不是说人际关系不可能体现绝对、无条件的爱,因为这种无私的关怀是最伟大神圣的人类潜力。然而亲密爱侣之间流动畅通的爱充其量也只是时断时续的,因为它常不可避免地让我们觉知到支离破碎、负伤的情境。这样一来,我们就被相对之爱的巨浪卷得团团转,虽然我们曾在纯然开放中瞥见淳朴清新的绝对之爱,但要找回来却是有些难度。

也许只有证悟的圣者和佛陀才能成为绝对之爱畅流无碍的盛载之器。灵性觉醒是对生命带来的一切都完全无条件开放,让心成为完全畅通的通道。开悟的圣者能够不断付出,并不在乎世界不回报他。法国灵修老师阿诺·德雅尔丹(Arnaud Desjardins)从摄制东方伟大精神导师的纪录片走上求道之旅,大半生都在找寻可以让他解脱的绝对之爱。最后他找到了,却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那不是他起初寻访的地方——年轻女子的怀里,而是一位老者的足下——他陪坐一旁的圣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