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小就是“三国故事大王”(3)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作者:李子迟


《韩昌黎全集》,唐朝韩愈(768~824)的诗文集。

《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主编的自秦汉以来的诗文选,有60卷。

陈同甫(1143~1194),即陈亮,字同甫,南宋思想家、词人,有《龙川文集》。

叶水心(1150~1223),即叶适,字水心,南宋思想家,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

1918年,毛泽东在杨昌济的所授修身课的教材《伦理学原理》(德国泡尔生著)上,做了多达12000字的眉批。其中涉及三国史论,他写道:“吾知一入大同之境,亦必生出许出(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矣。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陶渊明桃花源之境遇,徒为理想之境遇而已。即此又可证明人类理想之实在性少,而谬误性多也。是故治乱迭乘,平和与战伐相寻者,自然之例也。伊古以来,一治即有一乱,吾人恒厌乱而望治,殊不知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之价值。吾人揽 (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急,乃人性之所喜也。”(《〈伦理学原理〉批注》,见《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186页。)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文学家。他所作《桃花源记》,以避世隐居的佳境为题,描写农耕社会的理想国。

战国,通常称三家分晋(公元前475年)后到秦王嬴政灭齐,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公元前221年)前时期。此间200余年,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故称为“战国”。

“刘项相争”,秦末刘邦、项羽响应陈胜起义,合军亡秦。尔后,两人相争天下,历时五年(公元前206~前202),始称为“楚汉战争”,亦作“楚汉之争”。

“汉武与匈奴”,西汉刘彻(汉武帝)在做皇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时,曾多次命将军卫青、霍去病等攻打或反击匈奴。

毛泽东在后来同美国记者斯诺的一次谈话中说:“1919年,我曾沿着洞庭湖做了徒步旅行。到保定时,我沿着城墙走了一圈。在北海的冰上散步。《三国演义》里有名的徐州府城墙和历史上也享有盛名的南京城,我都徒步环行过一次。最后,我登上了泰山绝顶,又游览了孔墓。这些事情,我在当时看来,都是可以同我在湖南的经历和徒步旅行相比美的成就。(《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