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佗“读的是几年制?”(1)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作者:李子迟


傅连暲长期负责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工作。1934年秋,毛泽东在江西于都突然病倒,持续高烧,病情严重。当时正值第五次反“围剿”的紧急关头,毛泽东肩负着调查突围路线的重任。谢觉哉、张闻天急电召傅连暲赶赴于都。经傅连暲详细了解病情,确诊为恶性疟疾,随即千方百计抢救治疗,使毛泽东得以迅速痊愈。事后,毛泽东半开玩笑地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医生叫华佗吗?”接着,他讲了华佗的故事,讲完了又说:“我们现在也有华佗,傅医生就是华佗。”(徐富俊等:《英武满华堂——毛泽东和他的将军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又见,边齐:《傅连暲与卫生保健工作》,《人民日报》,1994年12月18日。)

华佗(?~208),字元化,东汉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与曹操同乡。他是麻醉术的发明者,尤擅长外科,被誉为“神医”,后为曹操所杀。《三国志·魏书》有《华佗传》,记述他的医术高明甚详,华佗由此千百年来被民间奉为中国古代医生的代表。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1935年前后,毛泽东刚到陕北时,对“抗大”(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的学习抓得很紧。他常说:“要当先生,必须先当学生。”记得在一次校务办公会议上,他对大家讲:“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只要是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大家都可以涉猎。但不能一目十行。三国中那个庞统能一目十行,我是从来不信的,那是神话。读书先是粗读,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是复读,重温一下重要章节,也叫精读。在这个基础上再写点读书笔记,问几个为什么,联系实际思考一下周围的事情。这样才能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穰明德:《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多读书》,见《湖南日报》,1983年12月9日。)

“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速度很快,而且记忆力、理解力、反应能力也好,过目便能掌握。

庞统(179~214),字士元,东汉末期襄阳(今属湖北)人。时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被刘备任为军师中郎将。他后从刘备入蜀,在围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时,中流矢死。庞统“一目十行”的故事,不见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出处不详。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1952年,毛泽东在武英殿版《二十四史》重刻本的若干列传中作了眉批,其中涉及三国人和事的有多篇。如在《南史·王弘传》中,就其中一段“宋武帝召补镇军咨议参军,以功封华容县五等侯,累迁太尉左长史。从北征,前锋已平洛阳,而未遣九锡。弘衔使还都,讽朝廷。时刘穆之掌留任,而旨乃从北来,穆之愧惧,发病遂卒”,批语:“略似荀彧。”(《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荀彧事见《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荀彧系曹操主要谋士之一。他倡导曹操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后任尚书令。汉建安十七年(212),董昭等建议曹操晋爵魏公。他以为做人应该忠诚、谦让,不须过分讲究名禄。曹操知道后很不高兴,南征时,故意留他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还送去空食盒。他知道曹操用意,就自杀了。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