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中华文明复兴的现实基础(1)

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 作者:翟玉忠


从以道家为“内术”,以法家为“外术”的道/法原文明,到儒家删述六艺,中华原文明儒化,再到一百五十多年前,西方列强用炮舰摧毁了华夏中心论的千年梦幻,中国学术全盘西化——从道/法到儒家再到西学,中华文明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苦难。

直到二十世纪,随着中华原文明文献不断被整理发掘出来、西方文明自身的发展以及中国一次次西化改革的失败,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曙光。

1.二十世纪中华文明原典和中国学术的再发现

被人遗忘的张尔田

1911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张尔田发表了他的《史微》一书,该书出版后,日本西京帝国大学很快将它列为学生的必读之书。这本书积清朝二百年学术之大成,揭示了中华原文明的本质。可惜近百年来,西学日进,该书无人注意,几近湮没。

对于中华文明的复兴来说,这本书中许多结论都是革命性的。

张尔田注意到了中国学术源于官学,为史官职权。东周社会秩序大乱,孔子删述六艺后,以道/法家为学术主体的中华文明才折衷于儒家。他写道:“自天子失官,史与道分,孔子问于老聃而删述焉,六经折入儒家而先王之意隐矣。”(张尔田,《史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27页)

上承乾嘉时代大学者章学诚(1738年-1801年),张尔田将儒家核心经典六艺“非儒家化”了,还原了六经本来的官学地位,其功莫大焉!他在《史微》开篇就写道:“六艺皆史也,百家道术,六`艺之支与流裔也,何以知其然哉?中国文明开自黄帝,黄帝正名百物,始立百官,官各有史,史世其职,以贰于太史。太史者,天子之史也。其道君人南面之术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前言往行无不识,天文地理无不察,人事之纪无不达,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听之以出治焉。故自孔子以上,诸子未分以前,学术政教皆聚于官守,一言以蔽之,曰史而已矣。史之为书也六,曰诗、曰书,曰易,曰礼乐,曰春秋。”((张尔田,《史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1页)

中国学术之变迁大势,是中华文明原典六艺从根据于道家到折衷于儒家,张尔田写道:“周之东迁,天子失官,百家始分,诸子之言纷然淆乱,司徒之官衍为儒家,羲和之官衍为阴阳家,理官衍为法家,礼官衍为名家,清庙之守衍为墨家,行人之官衍为纵横家,议官衍为杂家,农稷之官衍为农家,稗官衍为小说家,司马之职衍为兵家,明堂史卜之职衍为数术家,王官一守衍为医家,而史官之大宗独降为道家。孔子悯焉,于是以儒家思存前圣之业,观书于周,问道于老聃,追迹于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诗三千余篇,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历之缺,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之音,正乐雅颂,赞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下讫哀,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自是六艺之文咸归孔氏矣。七十子后学因相与尊之为经……是故由前而观,六艺皆王者之史,根据于道家;由后而观,六艺为孔氏之经,折衷于儒家。((张尔田,《史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2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