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日本,可以不看富士山,但不可不去看京都。看京都,不可不去茶屋赏舞女,不然不算游完京都。
现在的日本,不论大小城市,都会有花街柳巷,歌舞升平、醉醒红尘间。但最有古典韵味的艺群,当属舞女艺伎。说到舞女艺伎,则当以京都为最。不论是东京向岛高级料亭的艺伎,还是东北地区的舞女,都不足以与京都的舞女艺伎相比。因为神韵不同。看过章子怡主演的日本艺伎,就觉得那导演肯定不是日本人。因为章子怡的表演,只是将日本艺伎的外形展示了出来,并没能将其内涵诠释出来。
京都舞女,也称舞伎,是轻歌曼舞娱乐观客的传统演艺群体。身着传统日本和服,脚穿高跟木屐,脸和脖颈都以白粉厚抹。与之相映的是京都艺伎。她们都是日本京都文化中,亮丽明艳的人文奇景异观。只不过,京都的舞女和艺伎有很大区别。二战前,很多家境贫困的女孩,从5岁或10岁开始从师学艺,12岁或15岁左右出师为舞女,然后再边演边学艺,学日本传统舞蹈,学三味线琴,学京都方言。到20岁时,转为艺伎。战后,因为儿童保护法的实施,规定中学毕业(15岁)后,才可行舞为艺。
京都舞女的源流,大概是距今300多年前,在京都的北野天满宫和八阪神社的门前町一带的水茶屋,为前来的客人端茶递水的女侍为始。起先的茶屋,以喝茶吃点心为主,后来发展到茶屋的侍女们唱歌跳舞娱乐客人招揽生意。这些能歌善舞的女侍们,就是现代舞女的雏形。各个茶屋的主人,竞相让少女们身着可爱的和服,跳舞娱乐来揽客,由此便产生了舞女。真正的舞伎之称,据说是从大正时代开始(1914~1925年),刚开始只在京都的花街称呼,后来在关东地区,也有将舞女称为半玉,将艺伎称为艺者。
我曾在青春时期被川瑞康成的《伊豆舞女》小说情节感动。旅居日本后,更是追看了山口百惠主演的电影《伊豆舞女》。她那清丽的脸庞,忧郁的眼神,低沉的歌喉,都曾让我痴迷眷恋。不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都是远距离的观赏,也因此,对舞女,总有着好奇和想要近观的欲念。但是,尽管是常年生活在日本,也是难与舞伎近距离接触的。在后来的几次京都行旅中,走在花街的青石板路上,与舞女有过擦肩而过的相遇,却没有近距离相问的缘识。因为听说有舞女表演的茶屋价格非常昂贵,也就因此打消了近观舞女的奢想,而且因为没有人脉介绍,会不被茶屋欢迎,有些百年老店,一直婉拒陌生客。京都旅游观光文化机构,近年来倒是与时俱进,既开办短期速成班(为期二年)招生培养舞女,又让舞女走出京都,应邀到各地去表演。当然,出场费也是相当壮观吧。文化有价时,也会扩大文化的影响。不论是舞女还是艺伎,看其眼神,观其姿态,大概都可以看出是速成的还是久修的。内外的修养学艺,炉火纯青的境界,绝非速成能达到。因为学艺修行的严格,也因为舞女的工作时间长(白天修习各项艺术技能,晚上陪客敬酒歌舞),现在的女生,很少喜欢选择舞女的工作。
舞女厚厚的粉白妆,是与深夜的漆黑色相对应的绝美,是黑白分明的东洋美感。旧时的舞伎,是夜间出没的妖艳。白天学艺修行,晚上行艺卖笑。茶屋外,是深寂黑漆的夜;茶屋内,是厚白的粉妆,华丽的和服,娇艳的头饰,舒缓的舞姿;灯火下,是梦幻般的凄美。现在舞女,有的应约演出,白天也涂上厚厚的白粉,其实已是单纯的商业行艺了。从色彩的比较美学上看来,白天的厚白,近乎苍白。
前几年在东京,参加一个有关京都文化的活动,因主办方的邀请,有京都舞女亲自表演,方才得缘近距离见识舞女的真面目。感觉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面部表情就算近在眼前,也不能全看清楚。因为那厚厚的白粉,从脸搽到前颈后脖深处,只有流转顾盼的眼神和下唇的口红,才能让人感受到她的神采和娇艳。舞女慢步轻摇的走路姿态和低头问礼的深婉,最令人心神荡漾。那是一份东方的婉约柔美,如画如幻。我曾向那几个京都舞女简单问候了几句,也被那柔声轻语的京都话深深打动了。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京都最大的花街纸园青石板路上,与你擦身而过的可能是那些有名的文人墨客,也可能是浓妆艳抹的京都舞女。那一刻,你一定会身不由己地放慢脚步或驻足惊喜感叹。假如舞女们对你深深一躬和轻轻一语相问礼,你一定会感受到:最温柔的也常常是最有力量的。京都舞女,让人凝痴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