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大红一师:第1机步师(4)

世界野战军全传 作者:陈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师作为占领军留驻德国,直到1955年才根据轮换制度返回美国。在美陆军参加欧战的部队中,它是最后返回本土的一个师。

(五)为荣誉而战

回国后,第1步兵师一度在1959年改为训练师,1961年又改为战备值班师。1962年加入进击司令部所属的战略预备队,成为执行全球战略任务的机动部队。美国政府赋予第1步兵师的基本任务是:随时准备开赴欧洲或中东地区作战,增援前沿部署部队,击退敌国的进攻。因此,要求第1步兵师能迅速空运到出事地点,一遇紧急事件,3至5天即能到达,一下飞机就能投入战斗。1964年,美军将其列为配备武器装备的优先单位。随着美陆军部队进行大规模机械化改装,第1步兵师也改为第1机械化步兵师。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干涉越南内政,发起了不得人心的越南战争。作为美国海外作战的中坚力量,第1步兵师也是越南战场上的主力。1965年,第1机械化步兵师第2旅首先开赴越南。7月2日,第2旅第16步兵团第2营B连在边和附近进行搜索时,与“越共”游击队交火,这是他们在越南进行的第一次战斗。

1967年禄宁反击战中,该师一个营进入伏击圈,包括营长在内的54人毙命,战后,两个连的士兵交上武器要求回国。而这个营拒不接受救援龙汀的任务,致使3名士兵被枪毙。还有一次因部队拒绝执行扫荡任务,30余名士兵被关押,并有7人自杀。

1968年9月13日,师长基恩·韦尔少将乘坐直升机视察,在西贡以北的禄宁指挥作战时,因乘坐的直升机被“越共”击中坠毁,机毁人亡,基恩·韦尔少将也成为越战中美军7名丧命将官之一。

1970年4月15日,第1机械化步兵师撤离越南,返回赖利堡基地(第3旅调往西德),结束了将近4年的越战噩梦。在这次战争中,全师赢得了“荣誉军团勋章”,983人次获得各类各级个人奖励和称号,其中11人次获国家最高奖励——国会荣誉勋章。但是,这些战功未能挽救美军在越南的失败。同时,第1机械化步兵师也在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阵亡6146人,伤16019人,被俘20人,超过该师在二战中的伤亡记录,在侵越美军各师中也是名列第一。

越战成了“大红一师”一个永远抹不掉的伤疤。越南战争后,第1机械化步兵师在伊利诺伊州的威尔顿修建了一座纪念馆,陈列有关越战的物品,并在白宫附近的另一处纪念馆中镌刻下全师在一战、二战和越战中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字。此外,还成立了一个越战阵亡将士遗属联谊会,每年举行一次活动,缅怀那些在战争中血洒湄公河畔的官兵。

二十年之后,“大红一师”终于在海湾战争中找回了曾经的荣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很快占领全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于1991年1月17日向伊拉克发动了全面军事打击,海湾战争爆发。

其实,早在1990年年底,预感到战争危机的美国,已经将第1机械化步兵师部署到了海湾地区。接着,第1机械化步兵师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中进行了两个月的战前训练,为实施地面作战做准备。

1991年2月24日早晨,作为“沙漠风暴”行动组成部分的地面作战开始。第1机械化步兵师率先对伊拉克第26步兵师发起进攻,为后续部队开辟通路,成为美国第7军的开路先锋。在当天的作战中,第1机械化步兵师俘虏伊军2500人。随后,他们奉命向北机动,突入伊军纵深,意欲消灭萨达姆的精锐部队——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经过16小时的机动,第1机步师再次投入战斗。2月26日夜晚,该师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塔瓦卡尔那师和第12坦克师第27旅相遇,击毁伊军坦克和步兵战斗车各40辆,迫使伊军迅速后撤。

为了切断伊军从科威特城北逃之路,第1机步师继续向东猛进,击毁大量伊军车辆,俘虏伊军数千名。27日20时,该师第4骑兵团第1中队攻占伊军北逃的公路。28日凌晨,该师主力沿该公路一线占领防御阵地,完全切断伊军的退路。

到28日8时宣布停火时,第1机械化步兵师在这场“100小时的地面战”中前进260公里,击毁伊军坦克550辆、装甲人员输送车480辆,俘虏伊军11400人,而自己仅亡18人,损失坦克和步兵战斗车各5辆。

美国陆军的“大红一师”再次找回了荣誉。1991年5月10日,美国第1机械化步兵师返回美国堪萨斯州赖利堡。1995年2月10日,美国陆军部长小托戈·D·韦斯特和陆军参谋长戈登·R·沙利文上将宣布将陆军现役作战师从12个师整编为10个师。驻德国的美国第3机步师改编为美国第1机步师,驻堪萨斯州赖利堡的美国第1机械化步兵师司令部和师支援部队退出现役。美国陆军官方宣称,此举是为了在裁减陆军师的情况下将美国第1机械化步兵师这个最著名的师(番号)之一保留在现役部队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