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制铁厂的技术当时日本是根本不具备的,只能从外国引进设备和人才。
这事儿基本就算是破天荒了,一向以攘夷为最高目标的朝廷,居然会同意搞外国人的那些个西洋技术?
答案是会,因为有人上下活动过了,而这个活动的人,就是姊小路公知。
当然,按照常理来说,即便他活动,孝明天皇也是不会批准的,毕竟人家是当时日本头号愤青,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地同意让外国人跑来给自己打铁呢?
事实是,孝明天皇压根儿不知道这事儿。
换句话说,姊小路公知借着天皇对他的信任,假传了圣旨,上下前后地忽悠了一大圈儿,把这个工程给敲定了下来。
而他之所以会从一个攘夷旗手转变成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假传圣旨搞开国的“日奸”,完全是源自于一次谈话。
这是一个深夜,姊小路公知独自造访了一位幕府高官在大阪的宅邸,为的是确认一下将军德川家茂是否真心攘夷。
但是这位高官却并没有给予他明确的回答,只是邀请公知坐下来,然后拿过来一个茶杯。
“少将大人您喝茶。”
“啊,您也请。”
双方各自喝了一口杯子里的茶,然后又各自沉默了。
姊小路公知毕竟是身怀任务而来,所以不能这么跟着对方大眼瞪小眼地干耗着,于是他主动打破了沉默:“一说到现在的时局,实在是让人担心万分哪。”
“是啊,正所谓内忧外患,说的就是现在的日本吧。”那位幕府的官员喝了一口茶后突然问道,“以少将大人之见,这种局面该如何摆脱呢?”
姊小路公知几乎没有作任何考虑便脱口而出:“攘夷啊。”
“攘夷?怎么个攘法呢?”
“合力将所有的外国人都赶出日本,恢复从前的样子就行。”
“少将大人,您觉得这么做有多大的胜算?”
两人之间再一次冷场了。
因为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你要把外国人都从日本给撵出去,光靠决心、信心和口号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真家伙。
对此,姊小路公知只能采取以守为攻的反问:“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是好呢?”
“要想达到攘夷的目标,除了要把外国人给赶出日本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让他们进来。”
对此姊小路是深表同意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如何才能做到不让外国人踏上日本的土地呢?
“外国人都是从海上而来,为此我们必须要搞海防。”对方说道,“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想保护日本的土地,就必须先要保护日本的海洋,所以,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是万万不能的。您知道吗?少将大人,现在西洋的军舰,从大阪开到姬路(兵库县),只要一顿饭的工夫。”
接下来,那位官员给姊小路公知仔细讲解了各国的海军,世界的形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身边用于照明的蜡烛也燃尽了一根又一根,对于公知来说,此时此刻自己的任务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更想从对方的口中知道日本以外的世界,以及日本未来该走的路。
“在这个国家,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希望完全对外封闭,保留原有的风俗、习惯等,拘泥于日本传统的外壳;而另一种人则希望全盘西洋化。但是,我们真正应该走的,是第三条路,那就是尽快打开国门,然后尽可能地吸收异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积蓄国力,等我们能以均等的实力和西方列强较量的时候,再跟他们好好地打上一架,这才是真正的攘夷,不是吗?”
姊小路公知不说一句话。
他服了。
起身告辞之后,公知便匆匆地回了家。
从此以后,他开始逐渐疏远了原先的那些尊攘同志,更多地关心起了海军、钢铁、海防、大炮,并且和自己身边的朋友大说特说这些玩意儿,终于引起了别人的警觉,然后遭到了杀身之祸。
我相信,他应该早已有了这份觉悟。
当得知了姊小路公知被人暗杀于街头之后,那个和他彻夜长谈的幕府官员哀叹了一声,摇着头说道:“这真是国家的大祸啊。”
此人便是幕府的军舰奉行,幕末最强的开国派,日本第一忽悠王,数年后拯救江户城于兵火之中的大功臣——胜海舟。
说起来,在把姊小路公知化攘夷为开国之前,他还成功地把一个家伙忽悠得改变了立场,那是一个尊攘派的刺客,怀着杀光“日奸”的决心上门来送胜海舟上路,举着刀都快喊出“天诛”二字了,愣是被他的那一套套理论说得一愣一愣的,最后把刀往地上一丢,干脆拜其为师了。
这个刺客是土佐藩脱藩的藩士,名叫坂本龙马。
姊小路公知案发生之后,京都的治安再一次陷入了恶化,甚至还有人组建了天诛组,正儿八经有组织、有预谋地在街头搞起了砍人大业。
松平容保很生气,后果不严重。因为比起天诛攘夷,发生了一起更让他觉得麻烦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