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听了这意见,一度犹豫,但是宰相王黼却诱导徽宗,可别错过了机会"兼弱攻昧"。也就是说,柿子为何不挑软的捏?
枢密院执政邓洵武认为这简直是胡扯,上奏反驳说:"什么'兼弱攻昧',我看正应该扶弱抑强。如今国家兵势不振,财力匮乏,民力凋敝,这局面人人皆知,但无人敢言。我不明白:与强金为邻,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
当时,四川广安有一平头百姓安尧臣,也上书力劝不可对辽用兵。
甚至高丽国王也看得清楚,特地捎了话来:"辽为兄弟之国,存之可以安边;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
这些谏言,都说得极为透彻,可是,打动不了脑袋进了水的宋徽宗。宋与金的谈判虽然一波三折,但是还是在一步步展开。
大金的确不是当年的辽国,其所谋深远,志向颇大,对大宋极为鄙视。只是怕此刻惹翻了宋,宋掉头助辽,凭空多了一个敌人,所以对宋的态度还比较温和。
两边极尽能事讨价还价。弱国无外交,大宋在这个时候仍然只能是忍气吞声。最后终于在宣和二年达成协议,宋、金两国合作攻辽,金的战略目标是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宋负责拿下燕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一旦辽灭,宋将原先每年孝敬给辽的"岁币"转给金。
送的钱,还是一样多,只不过换了个"弟弟",同时收回燕云的大部分。这个协议,从宋朝方面说,太缺乏远见。宋徽宗太希望自己能一雪祖宗之耻了,把大金设想为像大辽那样能够遵守和约。大宋的安全,全部系在金国的诚信上面了,风险之大,难以预测。
百姓都能看清的形势,皇帝就是看不清。古成语曰"肉食者鄙",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在高位上人模人样的蠢猪!
"海上之盟"一定,徽宗就下令在河北一带集结军队,准备要实现大宋的百年梦想了。
可是不巧,方腊起义爆发,徽宗只得打发童贯把集结起来的军队开往浙江镇压。事情一拖下来,消息就不免走露,徽宗怕辽朝闻讯发火,出兵来犯,于是对"海上之盟"又起了悔意,想罢盟。宣和三年,大金派使者来催大宋按原定盟约发兵,徽宗态度不明,满朝大臣更不敢有态度,结果大金使臣在汴京住了半年,不得要领,徽宗又打发人家返回去了。
首鼠两端的人,又想干事,能干成什么?这事让大金很恼火,埋下了日后翻脸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