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美在最后关头跳将出来,抢过大中,从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令张近东有机会从这场并不便宜的买卖中脱身。这种"如释重负"感,在2007年银根紧缩的形势下变得更加强烈。在孙为民看来,收购并整合大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这和苏宁一贯的依靠自我稳健发展的战略并不符合。而使苏宁退出的更重要因素是大中的巨额溢价。他声称,大中店面的净资产仅有2亿,实际价值大约只有6亿到8亿元,这和最后的36.5亿元的收购价格差距太大。大中的巨额溢价,对于国美今后发展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苏宁电器副总裁、华北地区管理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也一直表态,如果收购价格超过10亿元就是不划算的。虽然大中在北京拥有60多家门店,但真正对北京家电市场有影响力的不超过5家店,照此计算对于苏宁的价值大约应该在七八个亿,即使加上溢价也大约在10亿元左右。
苏宁当初对大中电器提出的30亿元出售价只愿意采用"股权置换+少量现金"的收购方式,而且还不时地与大中电器进行讨价还价。而国美则一口气支付36.5亿元的现金,国美的"豪赌"心态让苏宁颇为费解。
在大中与国美达成协议之后的这一天,苏宁员工撤出大中,第二天,苏宁正式发布终止收购大中的公告。两年来,围绕大中电器的控制权,永乐、国美、苏宁、大中四家电器连锁巨头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博弈最终画上了句号。
苏宁并未实现对大中的收购,但也并非一无所得。苏宁以接近零价格接手了大中在京津以外的近十家门店;通过对大中的财务调查,苏宁对大中各个门店的经营状况摸清了底牌;最重要的还是,黄光裕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此次收购以后国美表面上看力量是增强了,但是他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现在他们是背着包袱在与苏宁竞争,那就跑跑看到底是不是一加一大于二,很快就会见分晓。
在这场周旋中,只有张大中才是最终的胜利者。尽管他在全国扩张上输给了黄光裕、张近东,却在最后与国美苏宁的博弈中占尽谋略上的优势,每年净利润只有一个多亿,2净资产亿并且处境越来越艰难的大中电器周旋于国美、苏宁和永乐之间,卖到了36亿的高价,并刷新了国内一次性缴纳个税5.6亿元的新纪录。人们称他为"纳税状元"。有两三千名员工收到了红包,金额从1000元至几千元不等,老板对他们长期以来努力为大中工作表示感谢,并希望他们今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孙为民评论,张大中无疑是个精明的人。
国美风格:"打到苏宁合并为止"
失手大中,对苏宁的士气是次不小的打击。更主要的是,此举使得国美电器牢牢占据了北京、上海等中心消费城市的制高点,并成为了这一区域的绝对领导者。一时间,舆论哗然。"苏宁失败"、"国美独大"、"美苏争霸"成了大家讨论的中心话题。用国美的话讲,"苏宁在谈判中小账算得太多,这与苏宁并购经验没我们丰富有关。"
在这场巨变中,似乎种种迹象都显示对苏宁的不利,两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门店数的优势,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返利和更长的账期,甚至可以左右市场价格。国美在北京、上海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家电市场都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拉大了与苏宁在经营规模上的差距。二者之间的开店竞争中,国美以1200家门店与苏宁的700多家门店拉开差距。大中有61家门店,这使国美在京共拥有117家门店,远远多于苏宁在京的42家门店。这将对苏宁以后开店的布局选址形成障碍。
但张近东顺水推舟,把该事件当成一次机会,从而向外界明确苏宁与国美分道扬镳的战略路线。面对国美在主要大城市的先行优势,苏宁的策略是在交通便利的区位开设旗舰店,在郊区和新的居民区开设社区店,在其他较好的区位开设中心店。苏宁是业内最早实行了大城市的旗舰店、中心店和社区店三个店铺层次的企业。
他说,苏宁并不排斥并购,但"并购并不是扩张的最好手段,苏宁目前没有将并购列入未来三年的规划中。去年……还没有哪一个企业在一年之内兼并的店铺数量能够超过苏宁一年内新开店的数量。"
虽然不承认有任何危机,但是苏宁却加快了自己的开店步伐,张近东果断作出了快速收编旗下加盟店的决定。计划斥资近3亿元,收编19家特许加盟企业的120家加盟店。收购完成后,苏宁在全国的门店数将由现有的500家变成620家。苏宁已对北京地区的开店数量进行了调整,此前的计划是3至5年内增至80余家,而现在开店提速,明后两年就要在京新开40多家店,此前苏宁的计划将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