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拿聊QQ作为“正在谈业务”的理由,最后却收获了业绩为零的结果,到底谁赔了,谁赢了,谁的利益受到损害,谁才是“无私”,谁才是“自私”?
所以,不懂得真正的“自私”,不懂得对自己真正负责,这样的员工也一定不是好员工。试问,你能相信一个对自己都不足够负责的人会对你负责吗?
除了以上这两个标准之外,还有忠诚度、持续性、认同和坚守企业问题、价值观一致、积极主动、创造双赢等更为细节的标准。这些标准在市场上很多管理类畅销书中都有提到,这里就不一一累牍。创造业绩和对自己的利益负责,永远是评价一名员工是否为好员工的核心标准。如果这两个标准不成立,恐怕其他的标准也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请问,你是一名好员工吗?
2. 你知道好员工想要什么吗
有这么一家全球化航空公司,30多年来,它只经营经济舱,而没有公务舱和商务舱业务,并且连续实现赢利30多年。这家公司的理念是“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即使是在2001年,美国航空业经历“9?11”之后,它们仍然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成为全球航空业界的战略与运营标杆,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随。
这家公司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全球为数不多的将“员工第一,客户第二”作为公司理念的公司。美国西南航空的持续增长,也给了国内那些将“客户第一”作为发展宗旨的企业一个提醒:企业家永远都不该忘记,践行“客户第一”理念的一线力量,永远是员工,而不是管理者。
当你的企业将客户价值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时,如果没有满足客户需求并超越客户期望的员工,客户价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沃尔玛的“天天平价”理念,IBM的“随需而变”理念,联邦快递的“使命必达”理念,无一不是将员工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就演变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能力竞争。而判断一个好员工的标准,毫无疑问,应该加上一条: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
那么,一家公司应该如何满足好员工的需求?或者再直接一些,好员工到底想要什么?
企业的回答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绩效考核行为,更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导向,最终会体现在业绩和绩效上。
如果你的企业回答是钱,我不想反驳你,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钱已经不只是薪酬,更代表着一个员工的能力以及社会、客户对他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讲,钱已经成为了一种职场竞争力的符号和象征。
但除了钱之外,好员工还想要什么呢?有多少企业家是在好员工离开之时,在和他们的离职面谈中,才知道好员工真正要的是什么,即使亡羊补牢,可能为时已晚。对于企业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言,事前预防永远比事后补救更重要,如果能在事前知道员工要什么,并将这种需求对接到员工的绩效上,还有什么比双赢更好的绩效考核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