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好员工归属和尊重?一定不是金钱的收买,也一定不是情感的笼络。如果能将员工与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原则、战略融合到一起,就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的“天人合一”,员工也就有了归属感和尊重感。在第一领导力中心的6P领导力模型中,P1(愿景领导力)、P2(战略领导力)、P3(原则领导力)回答了如何将员工与企业的个人愿景、战略、原则相结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赢,从而满足好员工的归属和尊重。
好员工想要成就感
尼采早就说过:“人的一生都在追求重要感。”在马斯洛看来,好员工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本增值,在团队中释放自己的影响力。如何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如何将成就感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我将在以后几篇文章中做具体的阐述。
现在,你知道好员工想要什么了吧。
3. 没有未来,我们还是分手吧
居高不下的房价、为婚房问题而发愁的80后们、城市中为生活打拼的“北漂”及“南漂”们,所有这些都让《蜗居》成为时下最火爆的影视剧。在“才子”和“财子”以及“才女”和“财女”的选择中,有多少人因为眼前现实的生存问题而选择了后者(财子或财女)?尽管他们在选择时依然对前者(才子或才女)有挥之不去的不舍和情感,但来自父母的压力、世俗的舆论、害怕成为“剩女(剩男)”的心情,都让选择变得没有悬念。很多理想主义者甚至愤懑地提出“爱情已死”的感慨,这也让“柏拉图”式的恋情和婚姻变得越来越稀缺和另类。
这像极了目前中国企业存在的员工去留问题。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薪资问题仍然是去留的首要考虑条件。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另外一家企业开出同等岗位2倍以上的薪资,50%以上的员工至少会动心;如果开出5倍以上的薪资,恐怕80%的员工要在当天向原公司提出离职;如果开出10倍以上的薪资,哪怕这位员工对原单位忠心耿耿不愿离开,但家人的规劝、朋友的建议以及“不去就是脑子有毛病”的唠叨,足以让这些员工坚守不住。
这可能是中国大多数发展型企业面临的现状。优秀的员工总是稀缺的,市场上20%的好员工是所有企业梦寐以求的香饽饽,他们创造了几乎80%的市场利润。对于企业家而言,给予这些好员工哪怕是几倍于普通员工的高薪都是值得的,因为相比较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这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所以才有了孙中山先生那句话,“平庸之士用之昂贵,优秀才俊取之免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平庸的人才是昂贵的,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
问题是,如果好员工用“钱”就能买到,那目前中国企业存在的“高薪也留不住‘好员工’”的问题就不会发生了。按照这样的逻辑,恐怕只有像微软、GE、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因为这些企业最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