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颗守宫砂就守得住处女贞?
在中国历史上,和愈演愈烈的贞操观念相联系的就是男子的处女嗜好。男人以占有女子的处女身为一大乐事,一旦女子失去童真,不论什么原因,都是永远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破烂货,永世不得翻身。
重视处女、嗜好处女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周易·渐卦》中提到女子出嫁时必须符合婚嫁的利益,循序渐进,不可在婚前有不正当的男女行为,否则就不吉利。《归妹卦》中也有处女贞思想的表露。尽管《周易》是间接地、模糊地提出了这个思想,但并未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
秦汉以后,社会对女子婚前守贞的要求和男人对处女嗜好的心理一步步强化。史料记载我国从汉代起就有了处女裸体检查的事。汉成帝宠爱飞燕、合德两姐妹,后来还立飞燕为后。飞燕过去曾和别人私通,进宫的时候已经不是处女之身,知情者问她如何让皇帝相信她是处女,她说自己是用猪血蒙混过关的。可见,在那时处女贞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注意,但并未形成风尚。皇帝所宠爱的女子是不是处女并不影响皇帝对她们的宠爱。
在宋明之前,对女子贞节并不怎么重视,未婚女子一旦与人发生了关系,家长也不多加怪罪,甚至还促成婚事。比如韩寿偷香的典故就可为证。
韩寿是南阳人,三国时魏司徒韩暨的曾孙。这人出身好,长的也很帅。西晋建立以后,韩寿在权臣贾充的手下谋生。贾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就是贾南风,嫁给了司马衷做太子妃,二女儿贾午尚未婚配。贾午人小鬼大,经常在父亲招待客人的时候躲在屏风后面偷看。来访的客人中,贾午最喜欢长得帅的韩寿,所以每次韩寿来访,贾午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人家看。后来贾午身边的小丫头看出了苗头,自告奋勇充当起了媒人。而韩寿也早就听说贾午这小姑娘长得不错,后得知她对自己有意,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溜进了贾午的闺房。后面发生的事情不用多说大家也猜得出个五六,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于是生米便煮成了熟饭。
之后的一来一往中,贾午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韩寿,家里有什么好东西总是第一个想到他。贾充是武帝身边的红人,家里好东西实在太多了,丢几件东西也没人在意。有一次,西域进贡了一批香水,武帝便赏赐给了贾充一些。贾充一个老头子香水自然是用不着,于是他便把香水给了小女儿贾午。有好事贾午定然不会忘了心上人,香水最后便落到了韩寿手中。这个韩寿,据史书记载他是"美姿容",到底怎么美没说,但既然说他美,那他肯定是个比较帅呆了的主。一般长得好的人都有些自恋,还好臭美。韩寿得了香水这一稀罕物,自然也不忘炫耀一番,上朝时也洒了一些。进口香水必然和普通香水的味道有所不同,他一上朝就成为了大众的焦点。其中最吃惊的就是贾充。贾充心知肚明,除了皇上就是自己有这个香水,而这个香水他又送给了小女儿。那韩寿身上的香水无疑是从贾午那得来的。
姜还是老的辣。贾充一下子就明白了小女儿和韩寿是怎么回事。回家一问,果不出所料。但贾充表现得相当宽容,当即决定将女儿嫁给韩寿,还外加上丰厚的嫁妆。贾充不但不以女儿偷情为耻,也没有采取任何掩盖措施,结果韩寿偷香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天下。
直到唐代,家长对女子婚前性行为仍保持着比较宽容的态度。唐大历中有一个名叫晁采的才女,她的邻居文茂也是一文学小青年,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感情,还偷吃了禁果。事情暴露后,晁采的母亲不但不责怪,反而感叹"才子佳人理应如此"。当然,晁母如此宽宏大度和当时性解放的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
到了宋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宋朝国力衰弱,民族主义思想严重,士大夫颇流行讲气节。不但男人讲气节,妇女也要讲气节。讲来讲去,最终又讲到女人头上去了。女人婚前放纵自己就是没有气节,男人如果娶这样的女人也是没有气节。尤其是明代以后,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妇女婚前发生性关系已经成为严重的政治性错误。为了确保所娶女人是处女,社会上出现了"验红"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