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用“外患”来描述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并不完全妥当。严格来说,英国也算是法国的内忧。
长久以来,英、法之间总是处于君不君、臣不臣、利害关系纠缠不清的处境。理论上讲,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历代君主都是法国的臣民。按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金雀花家族该为法兰西国王效犬马之劳。可是,于那时而言,英、法之间除了君臣关系外,还有一层姻亲关系——金雀花家族与法国王室历代通婚,是姻亲之家。就因为是姻亲关系,所以一旦法兰西王位出现空缺,没有合法的王位继承人时,金雀花王朝的君主则堂而皇之地拥有竞逐王位的资格。想想看,一边是英国国王,一边是法国贵族,这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事实上,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在法国攫取了至少一半以上的国土。眼见英国的扩张已经危及到自己的统治,卡佩王朝怎能不着急?可以说,英国对法国领土的侵占是英国在欧洲大陆扩张的标志。
在卡佩王朝由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接管时,这位后来卡佩王朝最强大的君主,先是不慌不忙地将内忧排除了。他拓展了王室领地,与目无王室的贵族对抗,使自己的王权免于受制强大的诸侯。同时,腓力二世还与自己的姻亲——英国金雀花王朝的3任国王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一点一点地将大部分的英占土地收复了。最后,腓力二世还将金雀花王朝在法国的所有领地“没收”了。
不甘失败的英国,遂与欧洲大陆上的另一位重要君主——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结盟。1214年,腓力二世领导的法军与英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与法国素有嫌隙的佛兰德伯爵领导的联军发生了激战。7月21日,在西欧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场自罗马帝国灭亡后伤亡最大的战役——布汶战役,而法国也由此取得了“第一次民族胜利”。
法国的“胜利”还不止这些。自这场战争之后,法兰西王国便取代德意志王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德意志王国却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了不断衰弱、分裂的岁月。
法国强大了起来,但法国与英国的争斗却没有结束。在卡佩王朝的查理四世去世后,他的堂兄安茹伯爵腓力和外甥英王爱德华三世,为法兰西王国的王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结果,安茹伯爵得到了王位,是为腓力六世。自此,法兰西王国进入到瓦卢瓦王朝时期。而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国之间也开始了一场时断时续的、历经百年之久的百年战争。
迄今为止,百年战争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战争。起初,只是英国和法国两国你死我活地争斗着,后来,勃艮第也加入其中。战争的帷幕从1337年拉开,直到1453年才落下,断断续续地进行了116年。刚开始时,百年战争不过是夺位之争,到了后来,这场战争逐渐演变为英法两国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进行的殊死搏斗。那时的英国已痛下决心,它要摆脱与法国的君臣关系,甚至凌驾于法国之上。
百年战争的前半部分,法国扮演了“由败转胜”的角色。基本上,英国开始时是百战百胜。1396年,英法双方缔结了《二十年停战协定》。转眼20年就要过去了,1415年,已经进入兰开斯特王朝时期的英国再次进攻法国。英国选择此时对法国下手,无非就是因为法国内部在内讧——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矛盾丛生。英王不失时机,与勃艮地公爵结成了反法联盟。结果,战争处于下风的法国被迫在《特鲁瓦条约》上签字。《特鲁瓦条约》在事实上将统一的法国一分为三,领土分别由英王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国王太子查理统辖。
1428年,英国又一次向法国发起了进攻。这一次,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危在旦夕,而这也意味着法兰西民族危在旦夕。法国人民眼见法国统治者无力捍卫国土,遂自发组成了抗英游击队,与英军抗衡。在这场抗英运动中,法国人民显示出了非凡的勇气,英军在法国人民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在这期间,法国还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民族英雄——圣女贞德。在她的督战下,英军被击退,而奥尔良城的危机也随之被解。
法国的抗英形势日益转好。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查理七世。到了1453年,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已经全部收复。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高卢雄鸡的最初啼鸣震撼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