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亚迪研发锂电池的进展,到1998年,比亚迪自己研发的锂电池生产技术逐步成熟,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于是,王传福决定组建专门生产锂电池的里比公司,也就是现在的锂电池公司,由比亚迪母公司和20名个人股东出资。
到2000年,王传福的锂电池公司增资至3000万元人民币,资金逐渐有了保障,后来王传福个人又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锂电池的研发。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搞成,许多业内人士都嘲笑他,但王传福相信这是机会。为此,王传福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设备,搜索最前沿的人才,并建立了中央研究部。他还从兰州大学挖来自己的老同学李维。这位化学博士,负责整个技术的攻关,以及产品性能质量的改进。
很快比亚迪拥有了自己的锂电池核心技术,并在这一年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这也导致了时为摩托罗拉全球最大电池供应商的松下和东芝在锂电池市场的日渐削弱。之后,两者双双陷入亏损。
到2001年,比亚迪公司锂电池业务实现了5.6亿元的销售收入,市场份额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一举粉碎了原来日系企业垄断全球锂电池的市场格局;而镍镉和镍氢电池上升到了第二和第三位,实现了13.65亿元的销售额,纯利润高达2.56亿元,比亚迪成为电池行业的领导者。
至此,王传福的电池王国最终得以成功打造。比亚迪成功荣登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商宝座,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三洋一决雌雄。
一条虫很羡慕蛇的威严有力,但不敢轻易夸耀自己身上的肌肉,因为这很冒失,还有可能贻笑同类。当比亚迪还很“小”时,王传福从不希望得到世界著名厂商的青睐;但当王传福领导的比亚迪已经成为一条威严的“龙”时,他毫不犹豫地来到这些巨无霸的门前。
六、“初生牛犊”叫板日系巨头
王传福在短短7年内,成为名副其实的电池大王,自然受到众人的追捧,但众多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日系企业对王传福的对抗,自比亚迪跃入公众视野后就一直不曾消失过。
20世纪90年代,比亚迪刚刚诞生,国际充电电池市场被日系的三洋、索尼、东芝、松下等制造商瓜分,它们占据了全球近9成的份额。而刚刚新生的比亚迪也主要瞄准了美国等海外市场,两者的正面交锋自然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