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之前,人们的交往原则还十分朴实,大家所展现给世人的几乎都是最为真实的一面。公共场合暴露的东西和私下里的感受是一致的,虽然暴露的事情纯属个人自愿,但要求披露的事情必须真实。但到19世纪末,这种朴素又真实的交际原则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对他人诚实转变成了对自己诚实,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在此后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更喜欢向陌生人坦白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想法,这种袒露不要求真假,只要是自身的切身感受就行。
于是,自我袒露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真诚的标准,人们渐渐同陌生人开始了心灵上的沟通和交往。在不断的尝试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与陌生人袒露自己的心声可以让自己和陌生人之间达成感情上的亲密,而且不用担心受到伤害。因为在熟人社会里,人们无法敞开胸怀畅所欲言,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随时会对自己的隐私产生威胁。就像父母得知刚上中学的孩子有了喜欢的异性时,他们通常会采取激烈的方式对孩子加以管制,而这种管制很容易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然而,如果这些秘密对陌生人袒露,就不必担心会遭到父母般的严厉。与熟人相比,陌生人似乎更可靠一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向陌生人袒露和推销自己,尤其是网络介入人们的生活后,一个个与博客、空间、炒作等与陌生人交流的方式大行其道。人们愿意成为一个暴露者,向陌生人暴露自己的隐私,也愿意做一个陌生人,对别人的隐私表现出高度的热情。
人们不得不正视一些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心声要对一个陌生人吐露?为什么对亲朋好友的信任度还不如一个陌生人?为什么大家有欲望去窥探别人的生活,去聆听他们的无奈、愤怒和依恋?
曾经,稳定性是一个社会,一种文化被认同和被强化的标志。曾经,工作和居所的稳定才能让人有家的感觉,感受到温暖和安定的满足。但是在现代生活中,稳定性逐渐被流动性所取代。人们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稳定几乎成为一种奢求,只有努力适应变化才能在这个世界站稳。
人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被迫接触越来越多的陌生人,以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于是,当今人们追求自我认同的方式就剩下了自恋和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