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塞上风云(1)

大明帝国战争史 作者:李湖光


四 塞上风云

朱棣首次北征之后,并没有放松对蒙古诸部的戒备,除了下令边将要注意修治军事据点的壕沟、墙垣之外,自己有时也会亲自离京北上到边境视察。

随着时间的流逝,羽翼渐丰的瓦剌掌权者马哈木、太平、秃孛罗尽管表面上仍然和明朝保持着藩属关系,但反迹已经一日比一日明显——政治上,他们偷偷地选了一位名叫“答里巴”的傀儡为汗;军事上,则出兵入侵鞑靼的地盘,暴露出吞并鞑靼的野心;甚至擅自扣留明朝使者、企图侵略明境。

阿鲁台把瓦剌三王擅立大汗的事告诉了明廷,请求明军发兵讨伐瓦剌,并表示愿意做先锋,他的政治姿态获得了朱棣的丰厚回报。1416年(永乐十一年)7月,明朝正式敕封阿鲁台为“和宁王”。元代“和宁路”始名“和林”。因此,所谓的“和宁王”其实就是和林王。不久,朱棣又授予阿鲁台诸多部下予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之职。这时,兀良哈三卫也纳马3000赎罪,朱棣宣布赦免其过去扰边之罪。至此,明朝与鞑靼、兀良哈三卫已经结成了共同对付瓦剌的政治联盟。

1416年(永乐十一年)11月,朱棣令部将巡视宁夏、大同、山西等边境之地,并挑选精兵;同时调潼关、庄浪、巩昌、西宁、平凉诸卫兵驻防宣府;还从辽东等都司调遣兵马增强宣府、大同的防御力量;随后又令武平、归德、睢阳、淮安诸卫兵会合于北京。

1417年(永乐十二年)春,朱棣经过准备,率军亲征瓦剌。

这次北征,明军仍然号称“50万”,瓦剌方面应战的军队为3万余人。

朱棣二次北征的进军路线基本上与首次北征时追击鞑靼大汗本雅失里的路线相同。巧合的是,二次北征的主战场所在地忽兰忽失温在克鲁伦河及斡难河之间,与首次北征的主战场所在地斡难河畔亦相距不远——同在和林地区之东。这对朱棣来说,也是旧地重游。

3月27日,朱棣亲率大军由北京安定门出发。他特地带了皇太孙同行,目的是让皇太孙亲历战阵,经受考验,而且也没有隐瞒北征的企图,在途经沙城时还举行了大阅兵。

北征大军通常利用早晨至中午这一段时间行军(有时也利用中午至傍晚这一段时间行军),其余时间休息,因此进军速度不算快。从3月27日于北京出发,到六月初七在蒙古高原腹地忽兰忽失温与瓦剌主力作战,历时3个多月。在这3个多月的行军时间里,明军只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二及初三这三天是全日行军的,他们在行军时每隔十多天便休息2至4天,其中在兴和及沙城一带还休息了10天。与上次北征一样,他们每进军一段路程便驻扎在预先筑好的城寨里。显然,这次北征仍然是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进军方式,朱棣先令成安侯郭亮督运粮草到万全,之后,又令忻城伯赵彝,建平伯高福,尚书吴中、郭资,都御史李庆,通政马麟督运粮草,都指挥王焕等以骑兵护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