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南疆烽火
明代火器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之一是沐英在洪武年间与云南麓川地区的土著思伦发作战时创建了能够连续射击火器的叠阵。但并不意味着此后的明军在云南作战时只能使用这种叠阵。实际上,不同时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战法,这叫做“与时俱进”。时间一转眼过了三四十年,到了正统年间,明军在战火重燃的云南使用了全新的战斗队形,用来讨伐思伦发的后裔。
云南持续动荡不安的原因还是要从世代统治麓川的思伦发家族说起,而说起思伦发家族又不能不提到火器。回顾历史,洪武年间云南的土著军队装备的还是冷兵器,没有火器。思伦发与沐英作战,吃了大亏之后,重新与明朝修好,称臣朝贡。这正像当代政坛上流行的一句名言所说的:“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不久,思伦发的军队开始更新换代,也装备上了火器。那是因为在云南金齿地区镇守的明军,环境比较艰苦,致使逃亡之风盛行,某些士兵逃入了思伦发的管辖范围,向其传授了制造火药、火铳的技术。思伦发喜出望外,视这些逃卒为亲信,加以封官赐爵,位在诸部长之上。以刀干孟为首的诸部长对此心怀嫉妒,策划政变,将思伦发驱逐出境。
思伦发逃往云南府,辗转到达京师,请求宗主国明朝出兵平乱。朱元璋为了稳定云南的局势,于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命明军出师制止麓川地区的纷争。当时,大名鼎鼎的沐英已经死去,由儿子沐春承袭西平侯的爵位,继续镇守云南。“虎父无犬子”,沐春肩负重任,带兵平乱,擒获了刀干孟,随后,在“山高皇帝远”的麓川地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分设直属云南府的孟养、木邦、孟定等3个行政区,以及直属金齿卫的潞江、干崖、大侯、湾甸四个长官司。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思伦发处境尴尬,只能接受麓川地区被分割的既成事实,他虽然官复原职,仍旧当上了“麓川宣慰使”,但管辖的范围已经缩小,势力大不如前。
思伦发死后传位给儿子思行发。思行发死亡时则由兄弟思任发袭位。为什么这几个封建领主的名字都有一个“发”字?这是因为夷语“发”相当于汉语“王”的意思。
思任发有恢复领地的野心,频繁出兵侵扰孟定、南甸、腾冲、潞江等处,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与明朝爆发军事冲突。
明政府态度强硬,明英宗没有对云南的动荡局面无动于衷,他于1436年(正统元年)诏令右都督方政、都督佥事张荣前往云南协助黔国公沐晟动用武力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
沐晟在父亲沐春还在世时就与思任发相识了。当初,思任发为躲避刀干孟发起的叛乱而跟着思伦发逃到了云南府,一度作为人质住在沐晟的家中,因此,两人私交甚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