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是看病;塔罗不是算命
远东经济杂志社记者 刘晓东专访
记者:“心理学不是看病,塔罗不是算命”,这听起来很上口,是你想出来的么?
向晴:呵呵,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在做塔罗心理学应用普及活动中,学员们在活动后分享的感受,很多人都是不约而同地这样说。我听到后内心特别愉悦,因为他们的说法和感受,进一步坚定了我用塔罗普及心理学应用的信心,并加快了步伐。
记者:你刚才说坚定了塔罗普及心理学应用的信心,那以前是不够有信心么?
向晴:提到塔罗,一般人自然反映到是占卜、算命,并和神秘、预测做连接。心理学长久以来在大部分人心中的印象就与看“病”相联系,而我用一个人们印象中做占卜的工具来普及心理学,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我也不确定是否一定有效,所以在行为上比较谨慎。比如:我分别建立了“智慧果心理学应用俱乐部”和“塔罗俱乐部”来做不同的活动,目的就是检验。如果效果不好,至少不会过多波及到顾客对心理学应用、对心理咨询师职业、对心理学行业的看法。毕竟顾客是通过每一个心理学从业人员的行为来感知的。
记者:到目前为止,这个普及的效果看来是好的,那你又是怎么想到用俱乐部的形式做普及呢?
向晴:2006年顾客特别少,他们称呼我为向老师,到智慧果后都反馈说特别好,应该早点来就对了,同时提到说一进门看到心理咨询的字样感觉有点怪怪的。顾客的这些反馈引起我的注意,我就想这是怎么回事,这个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当这样的反馈多了,我突然明白:原来看到心理咨询的字样,顾客感觉怪是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病人,当他们叫我向老师时,其实他们内心期待是一种师生关系。顾客其实在告诉我,如果能把“医患关系”转为“师生关系”,他们就喜欢和乐意来这里了,这样智慧果俱乐部就诞生了。同时依托天际网等一些商务社交网站,朋友介绍朋友,口碑相传,来参加的经理人就越来越多。
同时,受到百家讲坛的启发:为什么于丹教授带动国学热呢?以前我们提到国学,常常与圣贤经典、严肃高深、束之高阁、离生活遥远等相联系,而于丹教授的讲解让我们发现国学很有用,与生活咫尺之间。这种转变怎么发生的呢?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改变了吗?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又是一件最不需要花钱的事。所以,我那时一直思考:有没有一种方式或工具能像于丹教授讲国学一样,让更多人自己改变对心理学的认识?即:心理学不是看病,而是很生活化、很有用的工具,学会使用后自己就可以助人自助?而且这个工具一定要成本低、容易使用、有趣、能让看不到摸不到的心理状态可视化呈现。于是,我开始主动寻找和使用不同的心理学工具去检验。
记者:据我了解,心理学里有很多工具可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比如绘画、沙盘、意象对话、心理剧等,那么塔罗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向晴:是的,绘画、沙盘、意象对话等工具,在俱乐部活动中都曾尝试使用过,尤其是沙盘,尝试的次数特别多,甚至也有出版社约写沙盘的书。然而在实践中慢慢发现,比如绘画,有的人担心自己不会画或画不好而不好意思参与;心理剧,对不喜欢表演或内向的人就会有些困难;催眠和意象对话这样的方法对认知好的职业人士来说,不容易进入状态;沙盘呢,道具太多,沙箱不方便携带移动。相对而言,塔罗牌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塔罗被称为西方的易经,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在心理学用途上的结合点是人类有共通的潜意识,简单可以理解为“看图说话”, 看到一个画面,它的内容、颜色刺激你,每个人的心灵系统不一样,解读也就不一样。画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因而能把内心世界外化出来。无论孩子、大人、男性、女性,就像看一幅画一样,你一定会有某种感受,感受没有对错。所以我们就用塔罗牌这个工具来普及心理学,让大家很快明白:心理学不是看病,塔罗是非常有用的、成本低、携带方便、生动有趣的工具。自己学会后,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客户、老板、员工、孩子、另一伴等任何你想认识的人),认识的直接结果就是沟通容易了,沟通损耗减少了,效率效能提升了!所以在数百次的活动验证中,智慧果最终锁定“塔罗”来作为心理学应用的普及工具。
记者:你是怎样和塔罗牌结缘并把塔罗作为普及心理学的工具呢?
向晴:
记者:塔罗在个体咨询中是怎样应用的?
向晴:通过塔罗工具普及,心理学更快被顾客接受,咨询师更快速与顾客建立联系,引发顾客需求。心理咨询是计时收费的,顾客通常是遇到情绪困扰来找咨询师,而这些困扰涉及很多关系的处理。如事业关系,家庭关系,和老板的关系,会涉及到很多人。
有的来访者,尤其是女性,喜欢倾诉,一倾诉占的时间就长了,她不说又不痛快,说多了,又担心浪费时间和金钱,甚至会有想“这咨询师是不是耗费我的时间来挣我钱的”等等,通过塔罗就不一样了。如一对夫妻来咨询是因为和孩子有很多问题,我就让孩子给家里的每个人都选一张牌,然后告诉我每张牌是怎么一个排序,再让他用牌来讲一个故事。故事讲完后,我们已经可以比较快地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这就为顾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也充满了趣味性。
塔罗牌在咨询当中也是个非常好的载体和工具。比如对单身人士,一些女性想找什么样的伴侣,她可能说不出来,或者说这样这样的,一样的用词背后的内涵却不一样,牌里的四个国王有不同的特点,她可以表达不同的国王带给她的感觉,她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选牌时就体现了她的选择标准,塔罗牌可以让问题变得很直观。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沟通也是一样,想知道孩子眼中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的,可以用塔罗牌和孩子做游戏。小孩子的认知能力很弱,但是他对图案的选择非常好。这时候我们就能通过这个牌,看到孩子眼中的父母是怎么样的,父母就会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以及怎么站在孩子的视角来改善和孩子的沟通。
记者:塔罗是如何帮助人们识人识己、促进沟通的呢?
向晴:人与人之间其实真的很简单:知道自己要什么,能识别对方要什么,彼此沟通满足需要。但做起来确实不那么容易,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和选择,一个人若能不断打开自己思维的局限和心灵的束缚,他会是那么的自由、从容!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从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开始的……我们以往的经验,认识别人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如在共事中去慢慢感觉,去观察别人的行为等等,而实际中,如果大部分在共事前预先可以判断的话,必将帮助您减少消耗;行为的伪装也不是我们能轻易识别的。潜意识是比较真实的,是不受意识支配的。比如你不可以计划晚上做什么梦;紧张的时候,你控制不了身体出汗、发抖等反应。了解潜意识是非常困难的,有没有一个工具可以让普通人也快速地去了解一个人的状态?让人的潜意识视觉化呈现呢?
塔罗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工具,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看图说话”就可以认识自己和别人,掌握后,应用在生活和事业领域,会帮助你成为沟通高手。
记者:塔罗被称为西方的《易经》,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图案背景都有很多历史渊源,大众在使用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向晴:是的,塔罗在西方有上千年的历史,涉及宗教、神秘学、心理学等。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从研究东方的《易经》及塔罗牌开始,提出“集体潜意识”及“共时性原理”,成为占卜与心理学之间一条互相联结的线。塔罗牌的图案,是集体潜意识之中原型(Archetypes)图像;当一个人看见这些图像时,便会受自己的体验或经验刺激,创造意象,引起深层的心理作用并触发的行动。这种原型理论引发了多种心理学方面的用途:一些心理学家让来访者选择一张适合他的塔罗来识别他是如何看待他自己的;一些心理学家用塔罗图像使来访者通过想象他的境遇或关系来认清他的想法。所以我们的应用普及侧重在认识自己的心灵上,如果有想对神秘学、宗教角度研究塔罗牌的朋友,可以寻求一些其他的书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