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节:朱敏的故事-采访朱德的女婿刘铮(3)

真情见证:开国领袖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1949年10月1日,爹爹跟随毛泽东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他从年轻时梦寐以求的理想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这一天实现了。

1949年,我和我的祖国都在飞跃,我考入了莫斯科列宁教育学院,生活在我眼前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画面。在一次使馆举办的舞会上,我认识了翻译刘铮,我和这个普通人家的儿子相爱了。

在苏联这片异国土地上,我们的浪漫爱情绽放出火热的色彩。”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和普通人家的儿子相爱

1952年,一个消息传到朱德的耳朵里:在苏联,朱敏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一个年轻翻译相爱了。

很多人都曾劝阻这件门第悬殊的婚事,并请示朱老总。朱德和天下的父亲一样,既高兴又怀着不太放心的担忧,趁夫人康克清访苏之际,让她去问问情况。

记者:我通过一些书籍也了解了一下您,您祖籍河北,是我们解放区外语学校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建国后跟随王稼祥大使到莫斯科参加组建驻苏大使馆,后来就在大使馆工作。我想知道,您是怎么跟朱敏认识的?

刘铮:我们是在苏联相识的,当时我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外交工作人员。因为在我们建国之前有一部分干部子弟已经在那里学习了,过去主要是烈士或者是部队领导的子女啊,因为战争的原因无法照顾,当时有一点机会的话,送到苏联去学习,也包括朱敏。我们在使馆工作的时候,他们礼拜六到使馆来参加使馆的活动,这样我们才有机会见面。我跟朱敏认识呢,也是在使馆参加活动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参加招待会,有时是纪念活动,举行一个庆祝活动也请他们来,有的时候礼拜六组织舞会。跳舞的时候我和她顺便聊一聊,谈一谈她的学习情况,谈一谈我们的生活情况。以前他们没地方去,没有自己的使馆,我们的使馆成立后,他们每个礼拜六一般都到使馆来。

记者:当时您知道她是朱老总的女儿吗?

刘铮:当时我并不知道谁是谁的孩子,但是我就知道他们都是干部子女,经过一段时间吧,也就逐渐知道她是谁了。

记者:那时对这些干部子女有什么印象?

刘铮: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他们都和普通的学生一样。他们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歧视,并不因为他们是高干子弟就看不起我们工作人员,我们对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他们见到我们使馆工作人员就好像见到亲人一样,因为他们都很长时间没有回去了。

记者:当时到您那儿参加活动的人非常多,肯定是男孩女孩都不少,为什么您和朱敏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以至后来成为伴侣了呢?

刘铮:这里头也有一些原因。主要是在接触过程中我感觉朱敏比较朴实,非常朴素,而且她没有给我任何一点高干子弟的感觉。当然我也知道她是总司令的女儿,但是我没有感觉她跟普通的学生有什么差别,她自己本身就没有那种我是高干子女的表现,很容易接近,很容易交谈,我们相处也非常和谐。当然我不知道她对我是什么感觉,但她愿意跟我谈。

记者:那您觉得朱敏最吸引您的是什么地方?

刘铮:我想来想去大约是两点,刚才说过,第一点她没有架子,这一点很突出。第二点,就是谈到她们毕业以后回去都是从事很重要的工作,她学的是教育专业,“你对当老师还是喜欢了?”我从侧面问。她说:“是,这是爹爹嘱咐的,因为我在集中营受折磨以后,我感觉青少年受教育非常重要,否则就完全耽误了一代,对国家建设没有好处,所以爹爹也同意我,鼓励我在教育方面,好好地学习,将来做一个培养人的人。”在事业方面我看她还是比较执著的,没有更多的幻想或者想法,不想什么高官厚禄啊或者什么的。当时觉得在很多方面彼此可以平等相待吧,这是我们两个人能够进一步发展关系很重要的一条。我想就是这两点,我们就逐渐地增加接触。她也愿意跟我接触,我也愿意跟她接触,这方面都是相互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