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国官场第一人,曾国藩的脸上总是时时带着两个面具,而面具上总是有两个绝妙的字:一个是写在左脸上的“伪”字,一个是写在右脸上的“变”字,伪中有变,变中存伪,真伪结合之下,曾国藩才可变幻自如。因此,他自己也曾说过“左右两验,绝不忘形”,此乃争官夺权的名言所在。
在权力的争夺中,封建官僚们往往不择手段,时时处处钩心斗角,互相排挤对方,特别是晚清时期,外忧内患之下,官场中的争斗更是平静之下处处暗波涌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被他人抓住把柄。
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之下,明智者都会尽量将自己的本性掩饰,甚至是不惜搭上清明之声去迎合一些有权势者,以避免在自己疏忽的时候被对手乘虚而人,进而使自身处于被动位置,导致杀身之祸。
在这种情形之下,曾国藩将“变脸”运用自如,并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
本身两副面孔是一种极为中性的东西,它所产生的具体效用要看使用它的人是如何具体运用。利用它的人心术过于不正的话,便会干坏事;用它的人如果是出于正面的目的,便可以干出好事了。
有一点小聪明的人玩弄权术,经常会被人讥笑,那些时时表现得对他人推心置腹的人却往往可以获得人心。久而久之两副面孔便成了争官夺权的道具所在。曾国藩一生深谙权术之道,但是他的嘴上却常常挂着一个“诚”字。
曾国藩生平总结道:“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在学生李鸿章初入他的幕府中时,他曾说过:“此处所尚,唯一诚字而已。”这句话给李鸿章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曾国藩将“诚”这种传统社会的精神基因作为湘军的精神基因,并进而利用它来鼓舞军人的士气,终于使朴实的农民变身成为敢于死战的士兵。之后,他又以“真”的一面来鼓动自己的气势,使得乱世中拥有报国之心的知识分子都聚合于他的身边。
在所有的人都被曾国藩的“真”所感动时,他的目的便达到了。然而,没有人看到,他的“真”往往是建立于“伪”的基础上的。
曾国藩自称经历了无数的世道变幻,知道“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有所贪有所利”和“有所激有所逼”,这些言论指出了真正的“诚”无法影响到的一方面。
在这一方面,他充分地利用了“伪”进行权变,这反映了在曾国藩的内心深处,一面是真诚待人的君子,一面是城府极深的官场老手。
其实,曾国藩还是曾国藩,而“真”与“伪”都是助他争官夺权的手段,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手段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对于那些如彭玉麟般重义重情之人,他也对其掏心掏肺,待之以真,用诚感之,令其永远成为自己的心腹。对于不同民族、利益角度不同的塔齐布这样的满人,由于其勇敢率直,曾国藩同样以诚相待,极力对他进行推举,从而使之成为湘军中唯一的满人将领。
而对于如李世忠、苗沛霖这般首鼠两端之徒,曾国藩无法用真诚将其感化,在用得着他们的时候自然是百般地抚慰;一旦不用,则一再地对其进行打压,并利用机会将之完全消灭,使其无法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威胁。
对于如李鸿章般老练世故者,曾国藩则一向有张有弛,既不会想要将其一心笼络于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是从来也不会与之反目成仇,小处可让,大局之下必与之争出胜负。
“以朴拙之人而讲权术”,这不仅仅是曾国藩的内心自白,更是他一生仕途坦荡的真诚之处。可以说,曾国藩争官夺权上的成功与其高超的变脸功夫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