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宝宝,有话慢慢说(1)

娃的问题咱不怕 作者:松婀鹂


说话晚的宝宝

小驳妈妈开始有些着急了:比儿子大一月的宁宁说话都开始从单词向句子发展了,还有比小驳晚两个月出生的小擘,不但会喊“爸爸、妈妈”,连“吃饭、再见”这些常用语都说得很熟练了;但小驳呢,只会瞪着漂亮的大眼睛,盯着妈妈的嘴巴看,无论怎么哄劝都把小嘴闭得紧紧的。

两岁的时候,小驳不得不离开妈妈去幼儿园,这时的他只会几个数得过来的词。小驳妈妈每天见到宝宝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询问,你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天,小驳回答妈妈两个字“何璇”,然后用一双小手向前比划出一个推的动作,再说出自己的名字,又把手放在自己的小胸脯上,再一次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用手指指屁股,最后说出一个字:“疼!”妈妈听明白了儿子想表达的意思——一位叫何璇的小朋友推小驳的胸,并且把他推倒了,摔疼了屁股。妈妈赶紧拉过宝宝检查小驳的屁股,嘴里一连串地嘀咕着:“儿子,还疼吗?告诉老师没有?”说完意识到宝宝根本不会说句子,小驳妈妈难过得直想哭。

家长对策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既依赖于生理上的成熟,又需要有外界语言环境的刺激。宝宝说话晚,如果排除生理发育上的问题后,那么家长应该从自身查找原因。比如,语言沟通次数与时间少。有的家长认为不会说话的宝宝不能理解成人的语言,当宝宝咿咿呀呀说话时,没有回应,白白丧失了对宝宝进行语言刺激的时机。还有就是家长剥夺了宝宝说话的机会。有的宝宝运用不正确的语言,或用手势、面部表情表达心意时,家长“善解人意”地赶紧替宝宝解决问题,使其语言发展失去动力;有的家长很急躁,没有耐心听宝宝磕磕巴巴说话,训斥宝宝,结果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不敢说话,于是直接给宝宝贴上不会说话的标签。这样,依赖他人评价的宝宝会认定自己真的不会说话,更不愿意开口了。

当发现宝宝说话晚时,家长不要顾虑重重。有句老话叫贵人语迟,从一个侧面证明一些说话晚的宝宝并没影响到以后成就大事业。其实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一样,只要在20个月左右能说一些词的宝宝就属正常现象。

家长要有意识地站在一个高起点上与宝宝对话,用规范的标准话,不用方言与儿语。交流时保证宝宝心情愉快,有利于启发宝宝模仿发音,达到互动的最佳效果。即使宝宝不作出反应,家长也要坚持下去,宝宝在无意识地听,已经达到刺激大脑皮层的作用;其次允许宝宝用语言伴随动作及各种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肯定宝宝的表达能力,耐心引导宝宝用词语替代动作,鼓励宝宝重复说出来。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不要代替宝宝解决问题,让宝宝与同龄宝宝正常交往,既能让宝宝感到快乐,又能让宝宝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

太爱说话的宝宝

睿睿特别聪明,小品里的俏皮话、电视里的广告词,他听过、看过几遍就能记住。他开始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背诵,没完没了地刺激着家人的耳根子。过几天又换成妈妈教他的新儿歌,乐此不疲地翻来覆去唱,有时还要家人与他一起唱,根本不考虑时间与场合。

家里来客人了,他不顾妈妈在陪客人聊天,缠上了妈妈,看到妈妈瞪眼才蔫蔫地躲到一边去。当妈妈叫他来吃饭,睿睿便解禁般地张嘴又开始说上了:“吃饭,吃菜,吃肉,喝水、喝饮料、喝汤……”说出一大串由“吃饭”衍生出来的话来,气得妈妈叫他闭嘴快吃饭!妈妈哭笑不得地说,每天和这个碎嘴子在一起,简直要崩溃了!

家长对策

除了自闭症宝宝的自言自语和多动症宝宝的“话痨”之外,大多数宝宝的语言发展是正常的。正处在语言爆发期的宝宝,对他感兴趣的词语与儿歌很敏感,遇到好记易懂的词语句子喜欢去模仿,这是宝宝主动学习语言的过程。宝宝本身并不知道他的行为在成人的眼里很无聊,还希望最好与他人互动起来,达到分享快乐的目的。所以说,家长不要认为宝宝只是简单地重复唠叨,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宝宝。

家长首先应该端正自己怕烦的心态,抓住宝宝爱说话的机会,控制与宝宝交流的局面,主动引导他来做语言游戏。比如换词游戏,让宝宝找出可以替代的词或句子,或者找相反的词或句子,不但解决了宝宝无目的说话的问题,还丰富了宝宝的词汇量,增加了宝宝对词汇的理解能力;或是家长提供几个词,让宝宝连成句子,借以锻炼宝宝的应变能力与想象能力;家长还可带宝宝多参加一些活动,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向观察生活的细节,鼓励宝宝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生活的细节,如闻到什么,像什么的味道,摸一摸软硬、冷暖,等等,引导宝宝按照一定的条理性讲出来。待宝宝的年龄大一些,语言能力再强一些,还可以引导宝宝做口头小作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