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桐桐只要去商场,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让我和妻子给她买。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女儿就会哭泣,有几次弄得我们都很尴尬。
后来,我与妻子去商场,就尽量让她留在家里。
一天,我准备去商场买刮胡刀,刚要出门,桐桐就跑到我身边说:“爸爸,你带我去商场吧,我不再胡乱要东西,你给我买一个发夹就行了。”
我看了看女儿长长的头发,的确需要一个发夹了,于是就带她一起去了商场。买好刮胡刀后,我带桐桐去买发夹。
女儿挑选了一个绿色的发夹,同时,拿着那个红色的发夹也爱不释手。我知道桐桐这两个都喜欢,但是多买没有用,因此我就没有说话,看她如何选择。
终于,桐桐按捺不住了,手拿两个发夹对我说:“爸爸,我想把这两个发夹都买下。”
“不行,咱们来之前已经约定,只买一个发夹,再说,多买了放在家里也没用,你选择一个吧。”
我以不容置疑的态度拒绝了桐桐,同时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
桐桐很无奈地放下那个红发夹,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跟着我走出了商场,没有再闹情绪。
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想都买回家,他不知道那是浪费,也不明白你挣钱的不易。如果孩子养成了乱买东西的习惯,将来势必花钱大手大脚,还会缺乏自控能力。
所以,对于孩子这类无理的要求,你必须学会拒绝。如采取预先约定买什么的方式,就可以控制孩子的盲目消费。
“桐桐,过来洗澡。”吃过晚饭后,妻子喊桐桐。
当时,桐桐正在翻看一本画册,可能有些入迷了,所以对妈妈的话没有任何反应。
“桐桐,我叫你洗澡,你没听见吗?”妻子走到桐桐身边,夺过她手中的画册问。
“妈妈,刚才我没有听见你喊。让我再看一会儿好吗?”桐桐说完,就要从妈妈手里拿回画册。
“不行,现在就给我洗澡去!”妻子对桐桐大声喊着,女儿则委屈地哭了起来。
我急忙从书房走出来,弄明白怎么回事之后,我看了一下表,快到九点了。
每天桐桐都在九点准时睡觉,这是我们给桐桐规定的时间。如果这时候不去洗澡,休息时间就得往后推迟,难怪妻子发脾气,拒绝孩子的要求。
我接过妻子手中的画册,问正在流泪的桐桐:“你看到多少页了?”桐桐抽噎着翻到18页,我把那个地方夹上书签,然后对桐桐说:“爸爸给你做上标记,你明天从这地方开始看,好不好?你看快到九点了,你应该知道这个时间干什么吧?”
桐桐停止了哭泣,抬头看了一眼钟表说:“爸爸,你给我把画册放好,明天我还要看呢。”然后,她温顺地跟着妻子去了洗澡间。
孩子要求什么,你需要注意倾听,判断是不是正当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是,你要明确地拒绝孩子,同时,还要给孩子讲出这样做的原因,只有如此,才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天,我到老同学秦军家,看见他气呼呼地坐在客厅里,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唉,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听话。壮壮要出去玩,我让他先写作业,这不,作业没动,就跑出去玩了。”秦军叹着气说。
“你告诉孩子你是为他着想,是希望他将来能有一个好前途,才让他以学业为重,先学习后玩了吗?”
“对孩子还用说这些吗?他心里应该清楚我这样要求的目的。”
我笑着说:“你说出来自己对孩子的好心,与他是否心里清楚不是一回事,你下次这样试一试。”
秦军有些怀疑地看着我,但还是点头同意了我的建议。
隔了一周,他给我打来电话说:“谢谢你啊,没想到你的建议还真管用,壮壮现在不但听我的话,先写完作业再去玩,有时候还会主动学习呢。”
孩子贪玩,你想让他学习,于是武断地不让孩子出去玩,这样他就会以为你剥夺了他的快乐,把你的好心当成歹意,对你也会反感,对你的拒绝也会置之不理,有可能还会故意与你对着干。
总之,你拒绝孩子什么,一定说出自己这样做的目的,要把“不”字说到孩子的心坎上,让孩子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使他心服口服,这样孩子才不会与你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