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盗墓高潮(2)

古墓贼影 作者:沧海满月


据说,吕布盗茂陵时,董卓曾交付其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要其留心寻找茂陵墓中的秘方妙药。原来,董卓有个孙女,名叫董白。此女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十岁时董卓就封她为渭阳君,并为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仪式举行时,董卓特命兵士搭起了宽6米多、高2米的高坛,董白坐着显贵的轩金华青盖车,由大批官员簇拥,登坛受封,好不隆重。但可惜的是,这董白是个哑巴。为此,董卓十分忧虑,曾广延天下名医为之医治,均未见效。后来,董卓听手下大臣说,汉武帝刘彻一生敬神寻仙、熬炼仙药,其陵中也许会有专治哑巴的灵丹妙药。于是,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吕布。

吕布带领大批士兵进入茂陵,在搬运大批宝物的同时,细心地找起了灵丹妙药。但是,搜遍了整个陵墓,连汉武帝的棺木都翻了个底儿朝天,灵丹妙药还是未能找到。吕布没有完成董卓交付的特殊使命,心中既着急又懊丧。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士兵手拿一卷绢纸,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小跑过来。吕布听到后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他不等士兵报告,一把从其手中抢过了绢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端端正正的隶书写着十二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吕布乃一介武夫,好不容易认识了这几个字,已属不易,哪里还会理解其中的深意,他认为这也许正是董卓要找的。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宣布班师回朝。回来后,将绢纸交于董卓。董卓端详了一阵,也不知其意,于是转而问大臣。然而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一应答。董卓大怒,厉声喝问:“连这十二个字的意思都不能理解,我养你们这帮大臣何用!”厉声之下,众大臣无不战栗。董卓更为生气,走下殿来,双目圆睁,逼视站在最前面的大臣。该大臣一看大事不妙,扑通一声跪下:“大王,臣非不知,实不敢说。”董卓说:“你说,我不怪你,赶忙说。”大臣颤声道:“这句话是诅咒您的。”“如何见得?”董卓仍是不解。大臣道:“您看,这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是诅咒您不得好活啊。”董卓听完,气得都快晕过去了,他伸手将那一卷绢纸拿来,欲将其撕个粉碎,但是,这绢纸非常结实,怎么撕也撕不碎。盛怒之下,他将其掷于地,踩于脚下,并大声斥责吕布:“你带来的是什么东西,饭桶!滚下殿去……”

后来,余怒未息的董卓又派人将汉武帝的尸体扔在墓外曝晒。朝中大臣对此无不黯然,于是公推蔡邕前去劝解。董卓这才消了怒气,派人将尸体放回,并草草处之。

后来,董卓不禁为自己盗取汉武帝茂陵的荒唐举动后悔起来。他本来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见到那张诅咒他的纸后就更加后悔了。他怕盗墓行为坏了地脉风水,坏了他的霸业,影响到以后他做皇帝,就又派人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陪葬品放回了茂陵中,还把茂陵也重修一下,以求得上天的宽恕。

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竟完全应验了那张神秘的纸上面写的内容,没过多久董卓就死在了王允的连环计下,杀他的人正是吕布。

从董卓发迹直到被吕布刺死,这期间董卓所盗陵墓无以计数。在他专权期间,修建了大批的宫殿庙宇以同众妃子们享乐。这修建宫殿庙宇的很多钱财都是从陵墓中得来的。茂陵后来被修复还算是众多陵墓中最为幸运的一个,其他的陵墓大都被他彻底损毁,就连皇帝的尸体也被他随便丢弃。

■ 专业盗墓曹孟德

继董卓之后,这个时期最著名、最专业的盗墓者出现了,他就是曹操。曹操以将盗墓专业化、产业化而闻名,他首开先河,在军队中设置专门的军官负责盗墓,还形象地给他们取了名字——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曹操经常亲临盗墓现场,指挥盗掘。曹操手下的专业盗墓者发掘的最大墓葬是洛阳芒砀(dànɡ)山中的西汉梁孝王刘武墓和其妻李王后墓,获利无数。据说仅此一次盗墓,便解决了曹操手下十几万军队三年的开支,盗墓利润之丰,超乎常人想象。曹操堪称是中国盗墓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南朝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很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在民间传说里,一直是个典型的奸雄形象。但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应该是其盗墓行为。史载,曹操在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便想到陪葬甚丰的汉帝王陵和富家大墓,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墓冢是芒砀山王墓,这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

刘武(?—前144),汉文帝嫡二子,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同母弟,母窦太后。公元前178年被受封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前168年,梁宣王刘揖薨(hōnɡ),无嗣,刘武继嗣梁王。前161年就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七国之乱期间,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bì),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疼宠和梁国地大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未果。前144年十月病逝,谥号孝王,葬于永城芒砀山。自受封至去世,共为王35年,其中为梁王24年。孝王死后梁国一分为五,为其五子封国。梁孝王是文帝的二儿子,大儿子就是后来的景帝,两人同为窦太后的儿子。

梁孝王一开始为代王,后来淮阳王,最后才为梁王。

窦太后比较喜欢梁孝王,所以一直希望景帝千秋万岁之后能传位于梁王。

景帝确实犯傻,居然在一次酒会上从容地说“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王”。记住,司马迁用了“从容”二字,显然不是喝醉了。皇上乃金口玉言,说话当然算数,所以梁孝王窃喜,没想到被窦婴驳回去了。从小就听说过周成王桐叶封疆的故事,皇上岂是口误。奈何当时举目天下,唯有梁孝王才是自己的亲兄弟,不靠他靠谁呢?

所以后来平定七国之乱后,因为梁王最亲,战功确实也很卓著,所以后来分的财物和大城市最多。

当景帝废了栗皇后之后,窦太后又动起了这个心思,没想到袁盎这个时候推荐刘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梁孝王一下子气坏了,派刺客把袁盎给杀了,可是事情没做干净,被景帝查出来了,吓得他连忙负荆请罪。景帝又一次原谅了他,还是因为窦太后说了一句。

以梁孝王的财力和军力夺取天下并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当时七国之乱时,景帝特别防着他,硬是没让周亚夫发一兵一卒。平定之后更是声名显赫,有功高盖主的嫌疑,所以屡次被景帝暗算。

刘武抵御七国之乱有功,一度有夺景帝帝位的念头。后来不知道采用谁的破主意,开始主持大兴土木,宫台楼榭绵延三十里,天子旌旗,出门以天子仪仗……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景帝不担心他称帝的野心。没想到刘武后来打猎打到一头牛,牛脚长在背上,结果,他六月发热病,不久就死了。

想梁孝王也是虚怀若谷,门下不知多少人才,像我们熟知的司马相如、枚乘、邹阳,都有响当当的名号。

刘武的陵墓形状之巍峨、陪葬之丰厚,令人叹为观止。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对汉梁孝王墓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宝藏,对当时缺衣少食的曹操军队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胸怀天下的曹孟德,只要军队能吃上饭、打胜仗,哪里还在乎背上骂名。

曹操的兵卒应该是第一批走进汉梁孝王陵墓的盗墓者。汉梁孝王墓群的每一座墓的墓道都被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所以,普通的盗墓贼就算找到墓室的准确方位,也很难进入。而拥有庞大军事力量的曹操来讲,要想盗墓,可谓小菜一碟。陈琳在檄文中具体描绘了曹操亲自指挥将士盗掘梁孝王陵墓的情景。文中说:“(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曹操的士兵进入墓室后看到了什么、拿走了什么,我们无法考证。但据史料记载,曹操用从墓葬里盗得的宝物,养了手下的军队三年!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盗墓都是一种宽容的罪过。项羽盗掘秦陵让刘邦找到了诽谤的理由,曹操则让袁绍抓着了小辫子,成为挨伐的一大罪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